“希望老师们以信仰铸魂,以坚韧助力,学习、思考、实践、创新,锤炼出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识专业的精湛本领,以仁爱之心、广博情怀教育好我们的莘莘学子,为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比肩世界先进教育作出贡献。”第二届“优秀教师是怎样炼成的”研讨会暨《学做于漪式好老师》新书发布会在上海教育出版社举行,沪上教育界约300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研讨,93岁于漪的线上寄语,恳切真诚,发人深思。
从普通人民教师到“改革先锋”,再到“人民教育家”,于漪用一生诠释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从教70年,她开设近2000节公开课、培养三代特级教师、写下400多万字论文专著,出版《于漪全集》,三年前获“人民教育家”这一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国家荣誉称号。
“于漪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研讨怎样炼成优秀教师、学做于漪式好老师,这是教育界最有含金量的话题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期待,广大教师深刻理解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内核,锤炼师德,不断精进。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看来,于漪式好老师应具有以下特征——师之尊者,热爱教育;师之德者,崇尚信仰;师之仁者,关爱学生;师之智者,不忘师能;师之诚者,扶植后人。
“好老师是通过学习、探索、思考、担当练成的。”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说,向于漪学习也是教师工作一部分:在教育信念上,主动作为,影响、辐射、带动更多的人,让新时代教育与过去有所不同;在教育责任上,爱学生,爱事业,爱三尺讲台,创新教育内容、方法、过程,赋予教育更大的价值。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书记、校长吴蓉瑾,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王新,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黄岳平,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谈莉莉,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分别讲述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指引下的成长故事。
“即使是同样的课文,每次教学前她都会重新思考,没有一节课是上得一样的。这样的备课模式深深印入心里。我借来于先生录像,一节节学习,一段段品味,一次次被感动。”吴蓉瑾说,自己无论多忙碌都深爱且坚持站在三尺讲台授课,力争让学生“学有所得,情有所归”。成为学校管理者后,她研究“三三制”备课制度,在教学目标上坚持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在教学手段上分传统式、现代式和个性化,在备课阶段则参照于先生三个阶段:集体备课、个性修改、课后反思。
“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王新说,今天的管理者,要懂管理,更要懂教育、懂教学;不仅需做好顶层设计,更需下沉教学,既有高站位、大视野,更要下苦功夫、实功夫;不仅要引领教师坚定信仰,更要引导教师传播信仰,才能让管理赋能教学,推动教育改革的落地落实。
格致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黄岳平谈到,好教师是有温度、有大爱、有责任、有学识,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关注教学与现实生活、情感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核心能力。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记得,于漪老师曾分享成长路上的五个关键词——信念、视野、敬业、坚守、超越。“我鼓励自己不妨把‘头顶的山’,当作‘远方的山’,选择‘以道驭技,因山择路’,看见真实的意义,建设完整的生态,分解环环相扣的行动系统。为了做好这份职业而主动学习、修炼与磨砺。”
于漪宝贵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教育工作者应如何主动作为,让更多于漪式好老师得以涌现?圆桌论坛环节,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黄音的主持下,来自幼儿园、初中、高中学段的年轻教师代表畅谈学习体会。”闵行区实验幼儿园老师黄熠烔践行“娃娃教师教娃娃”初心,时刻为儿童提供支持,她对于漪精神的领悟是“敬畏”;青浦区实验中学语文老师陈冰音调整教学环节,精益求精,她的领悟是“突破”;复兴高级中学英语老师陈放用“小木箱”架起和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她的领悟是“坚定”。
《学做于漪式好老师》一书由主题征文汇编而成,李永智主编,甄选中青年教师心得感悟,如《于漪老师是种稻子、种麦子的人》《于老师赠我一句话》《坚守的魅力》《涟漪三千好行舟》等60余篇。文章作者既有黄荣华、兰保民等沪上语文名师,也有一线职初教师,生动呈现新时代教师反思实践、以榜样为标杆的奋发追求。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