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开不动了,父亲在埋头修理。而母亲怀抱落日睡了一会,只是一会,不知天之将黑,不知老之将至……”12月10日上午,在武康路上,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回荡着优美的诗歌。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面对未来的召唤——2022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开幕式在这里举行,知名诗人欧阳江河获得本届“金玉兰”大奖。语言艺术家蔡金萍、刘家祯在活动中和大家分享了张炜的《垦与播》、欧阳江河的《谁去谁留》。
评委会认为:欧阳江河的诗歌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座奇峰。他的诗歌以澎湃的激情,深邃的思想和高屋建瓴的目光,将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当下、东方与西方文化交融并置,是浩瀚的人类文明与微渺的个体之间的心灵对话。他的诗,厚重而飘逸,自由而慎密,既充满哲思,又观照现实,在抽象与具体之间,谋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长诗犹如结构繁复的迷宫,让人在奇丽多变的意象和哲思中追寻感悟人间真情和至理。在现代诗学领域,欧阳江河也展现了非凡的造诣。在解构陈规的同时,他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王国。他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用不断创新的作品,展现了持久不竭的创作灵感和激情。他的创作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现代转型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诗歌,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语境下文学传播与镜鉴的精神之光。
今年的诗歌节仍延续去年的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区块链等科技手段,通过“云端”线上信息传播的方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本届诗歌节的主题为“面对未来的召唤”, 体现中国新诗当下的文学高度,以及人类在面临危机和挑战时,依然满怀信心。
上海国际诗歌节举办七年来,影响力日益扩大,汇集中西方著名诗人,以诗歌这一人类共同的语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伴随着诗歌的吟咏,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的认同。同时,通过诗歌节这个窗口,使人们行走在城市中,阅读建筑、享受生活,用诗意的眼眸赋予城市多彩的旋律,让城市的美好添彩诗情的生活。
诗歌节开幕式举办地徐汇区是海派文化发源地,中西文化交汇地,武康路201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英国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曾经形容武康路:“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在这里,既读得到历史,也看得见未来。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在专业讲解员的陪同下,乘坐短驳车浏览了武康路街区的初冬美景。
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主办方还将分别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巴金故居、上海图书馆东馆、普陀区万里街道、思南书局诗歌店、T-art淘艺术空间、静安区图书馆等场所,举办《上海文学》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首发式暨诗歌论坛、“诗人在抗疫时期的思考和写作”创作交流会、“面对未来的召唤”诗歌朗诵会、“诗歌在民间”诗人与市民交流会、“相会在诗歌树下”读者见面会、“面向未来的诗歌”诗人与大学生恳谈会、“玉兰花蕾”全国青少年文艺盛典、“诗歌创作和海派文化”诗歌创作论坛暨闭幕式等多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学活动。
作者:李婷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