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沪语RAP《阿拉上海》拉开帷幕,沪剧联唱、阿卡贝拉、上海说唱、沪语红色故事朗诵、男女声二重唱、海派脱口秀、沪歌轮番上演——今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2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沪语大赛颁奖展演,以上海话传递上海情,带来深深的感动。
本次大赛由长宁区和浦东新区共同主办,设浦西和浦东两大赛区。自7月8日启动线上报名以来,共征集到1328个参赛视频,线上累计投票4484038票,参赛页面访问量超20万。沪语大赛从最早老年、成人、少儿三个组别,发展到今年老年、成人、少年、集体、幼儿五个组别,参赛者既有牙牙学语的3岁幼儿,又有古稀之年的老年朋友。其中青少年占比最大,达近40%;幼儿、成人、老年人各占20%。老年组发音最标准,成人组和少年组形式最为多样和活泼。大赛最终评选出了百名沪语之星。
“我是动物派出所滴朱迪警官,侬好哇?唔还……可以。唔……,摒牢摒牢……”影片《疯狂动物城》中的一段朱迪警官和树懒的对话,让评委们听了忍俊不禁,原来上海话可以为动画片带来这么生动可爱的效果。
“很高兴看到沪语大赛中在传统表达方式之外,还有这么多与时代同步的表达方式。”沪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委陈甦萍注意到,因为是线上比赛,不少网友还将沪语的表演与视频剪辑完美融合在一起,更能吸引年轻人走进沪语的世界。
此次入围的百强作品中,有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沪语配音,有紧跟时代的原创沪语诵读,有改编的沪语流行歌曲,上海话对口相声,更有经典的沪剧片段即上海说唱等曲艺节目等等,让人们感受到了沪语文化多样化表达的魅力。比如,嘉定区的高瑜玮用沪语生动讲述了“交关宁塞认得” 的魔都潮警黄俊,他把脱口秀从十字路口讲上大舞台。闵行区李锡珍的《七宝的美丽传说》录制了七宝的特色景观,带着大家“逛”当地美景,讲述流传千年的传说,并邀请人们实地打卡旅游。长宁区杨渤文演绎的央视公益广告《国庆一样的爱》,用温软的沪语将影像中的温馨和爱传递给观众。宝山泾彩艺术团用上海方言演唱的民歌风创作歌曲《社员挑河泥》,带来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静安区陈陈沪语朗读的《繁花》节选,“迭半分钟”,是浓浓的“上海咪道”;沪港澳艺术团的阿姨们身着旗袍和现代时装,在“老克勒”的萨克斯、电子琴伴奏下,唱起沪语歌曲《上海谣》。“这是我们心里的歌,我们把它带到全国各地。”领队马朝方说,之所以精心策划服饰和背景,是因为上海话和它的环境息息相关,旗袍和时尚最配上海话。市民姜为民的经典宋词《鹊桥仙》配上影视经典画面,吴侬软语道不尽“佳期如梦”。
90后杨渤文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的沪语公益短片获得评委青睐,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有很多的身份,从珠宝鉴定师到自媒体人兼“妖则鸣”乐队主唱以及B站网红up主。在参加本次沪语大赛之前,他已经在B站发布自己的沪语配音动漫长达六年。谈及为什么会用沪语去给动漫配音,他回忆自己没有多想过,只是喜欢动漫,想把它们介绍给其它网友,于是找了人气比较高的甲铁城来配音,因为他觉得日漫里的所有发音,沪语都有相对应的发音,用沪语翻译来配音最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能更自然”。“喜欢就去做了”,没想到点击率颇高,这给了他鼓励。他和他的乐队也演出,有时候在上海他们就用上海话唱,“这会让观众感到亲切”。他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沪音动漫+ACG音乐的自媒体“道路”。
“沪语里本来就有很多语言是外语中直译过来的。”杨渤文说,上海话里蕴含着上海文化的精髓,充满了包容性。“懂上海话的人看了这些动漫会觉得很好玩,里面有很多上海话特定的词,其它语言无法模仿。”用生动的方言传递快乐,这就是杨渤文的目标,无形中给90后、00后的上海青年以及新上海人一个不枯燥的语言学习环境。今年他又做了一个《间谍过家家》的系列,当阿尼亚小朋友给邻居介绍自己的“临时爸爸”用了“爷老头儿”时,网友们都不约而同投出哈哈大笑的弹幕。“这说明我的沪语配音情感到达了那个点,大家都get到了。”
市民沪语大赛受到土生土长的上海市民和新上海人的喜爱,他们对沪语及其传承充满感情:金爷爷(金福才)七十多岁带着两个小外孙参赛,马悦航和他妈妈是每年活动的常驻“明星”,从作品视频的内容、剪辑到录制,无不反映出家长对发扬沪语文化的热情及用心。
陈甦萍介绍,沪语有“文读”和“白读”,“白读”相当于口语,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文读”相当于书面语,特别典雅,用于朗读诗词很合适。在主办方的倡导下,沪语唐诗朗诵成为幼儿组和少年组的必选项,大家从孩子们口中感受到沪语和唐诗的“天仙配”。
上海中心城区居民表示听不懂崇明话,那么崇明话算上海话吗?算!评委们给出这样的答案。60岁的袁祖铭在参加沪语大赛之前特地给主办方打电话,得到确认之后,他用崇明方言配了一段《大话西游》,得到评委认可,入选百名沪语之星。他还记得2014年参加市民文化节首届沪语大赛时,初赛表演了一个崇明话作品,结果被中途叫停,后来评委们商量了半天才决定接纳这个节目,而这一次,他觉得意外的顺利,“沪语大赛的包容度越来越大”。
之所以会选择《大话西游》经典片段来翻译,“是单位里的小年青出的主意”。在把普通话翻译成崇明话的时候,单位里的小年青们还积极给他出谋划策,翻译到“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不及”,“后悔不及”找了好几个词都觉得不搭,后来和小年青们一起头脑风暴,才找到最适合的一句“懊恼来不及”。袁祖铭是第一次配音,他深深感到“语气、口型、节奏都要跟着走,好难。”但能够藉由这部经典电影的崇明话配音让大家了解崇明话,对崇明话产生兴趣,“就值了”。
崇明方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每一句崇明方言的背后都凝聚着崇明先祖的人生智慧和人生阅历,是崇明文化的载体,透视着一地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特质。随着崇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去市区定居,崇明话的传承也面临危机,崇明山歌声名远扬,如果有一天崇明话没有人会说了,崇明山歌也终有一天会杳无踪影。袁祖铭是上海市故事家协会副会长,市级非遗项目“杨瑟严的故事”传承人,他一直把传承崇明话为己任,坚持用崇明话讲故事,去市区讲故事、参加新人新作比赛也都用崇明话,“一般打字幕,如果讲得慢一点,大家也能听懂”。
评委们表示,海纳百川的上海,应该能包容上海不同地域的方言,这也是保护上海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记者获悉,长宁区和浦东新区一直致力于沪语文化的传承工作,依托丰富的海派文化资源,以推动本土方言普及与发展为核心,各自都相继开展了十余年的沪语推广活动。长宁区自2011年以来,每年坚持举办“上海话·上海情”沪语大赛及沪语传承推广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沪语比赛、展演、讲座等,传承推广本土文化,搭建上海人、新上海人、学生、白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学习上海话,增加新上海人对这座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提升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浦东新区多年耕耘青少年沪语传承,从讲童谣到讲故事;从传统节目到原创节目;通过“小手牵大手”的联动效应,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使沪语海派文化慢慢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增强家国情怀。
作者:李婷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