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河锦绣》的故事,起笔于陕西秦岭腹地的一个偏远村庄。时间已经走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却还是那么贫穷,而且破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毫无生气。村支书赵书和满村吆喝“修水坝了,修水坝了”,应者寥寥。人心涣散,没有人愿意再去干那种眼前见不到利益的活儿,只有赵书和心心念念要修水坝。一场暴雨导致泥石流,淹没了半山村。半山村只能与下游的柳家坪合村,但半山村的赵姓与柳家坪的柳姓是世仇,世代不通婚。族群矛盾、小农意识和贫瘠的自然条件,像交织在一起的绳索捆住了这里的村民,致富无门,依旧过着穷巴巴的日子。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世代难以改变。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庄严承诺,要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人民彻底脱贫,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而回到剧中,扶贫工作已经多年,半山村和柳家坪还是如此贫困,悬念由此产生:摆脱贫困的承诺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聚焦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山河锦绣》与以往大多数脱贫剧的不同之处,即在于写出了脱贫的艰难性。这种艰难性不仅仅在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和某些贫困人员的素质低(如柳满仓柳满囤兄弟俩的懒惰习性)形成的客观困境,更在于某些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不够,敷衍了事,应付检查,大搞面子工程,比如把市里对国家拨付的专项扶贫资金挪做他用等等,揭露了某些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省委书记说,真没有想到,扶贫工作搞了这么多年,可我们的老百姓怎么还这么困难?原因就在这里。即使有副县长国文这样一心想改变泥河流域贫困面貌的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推动工作,处处有掣肘推诿。
全剧时间跨度长,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跨度30多年;行政级别跨度大,从一个山村到乡、县、市再到省委书记,再到中央督查组,都在脱贫攻坚的叙事线索中被纳入镜头,可说是脱贫攻坚题材中行政级别跨度最大的电视剧。通过一个偏远村庄折射出一幅上下连动的脱贫攻坚壮丽画卷,为同类题材中内容含量丰富、辐射领域广阔、戏剧冲突激烈的一部时代大剧。
扶贫难,难于上青天。要在千难万险中闯出一片天,关键在于决心,关键在于真心。2015年,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从《山河锦绣》可以看出,真正有效推动扶贫工作进展的,正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之后的几年时间,加大力度,精准施策,克服官僚主义,深入基层,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在剧中,扶贫工作队三人和驻村第一书记,四个年轻人在柳家坪整整驻村六年时间,从摸排实情到建档立卡,再到一户户落实帮扶计划,发展适合的产业,最终实现全村脱贫。
整部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中央督查组来到山村看到真实的贫困现状后对敷衍扶贫工作的官僚主义者的严厉批评,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坚强领导和坚定决心。最深刻的启示是,只要克服了官僚主义,只要把老百姓的贫困放在心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不克的贫困堡垒。回到初心,就有决心,上下同心,无贫不克。
然而该剧的看点还不仅仅是从上到下的脱贫工作过程,更在于展现了富有浓郁人间烟火气息和人情世故的农村社会,塑造了几位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获得了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即落后地区农村的原始真实。村支书赵书和为人正派、坚韧固执,村委会主任柳大满圆滑世故、灵活多变,这两个人搭班子,一刚一柔,配合多年,他们也想带领大家致富,但能力有限,也抓不住主要矛盾,忙忙碌碌多年,成效不大,面貌依旧。引进的水泥厂,村民没赚到钱,还污染了水土,庄稼也种不成了,农民的小农意识比较浓重,家家争当贫困户,他俩一筹莫展,直到扶贫工作队驻村之后才逐步打开局面。柳满仓、柳满囤,光棍俩兄弟,年纪轻轻,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死皮赖脸,就等着领扶贫款。像这样的贫困户,也不能任其破罐子破摔,必须先帮其找回丢失了的羞耻心,知耻而后勇。另外,以赵刚子为代表的其他六七户贫困农民,也都性格鲜明,故事生动,先放下族群矛盾,解开仇恨疙瘩,村风民情逐渐好转,产业上才能合作互助,人有了奔头,日子就红火了。扶贫,说到底还是扶人心。人心正,大路通;人心齐,泰山移。人心都往一处想,穷山恶水也能变成锦绣河山,农民也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需要补充的是,《山河锦绣》里的方言对话,强化了地域风土人情,泥土气息扑面,极大地增强了人物与环境的一体性。一方人有一方腔,就像地方戏曲一样,声腔音调就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影视剧创作中,适当融入一些方言元素,是一种声音晕染,有助于艺术的整体呈现,这也是该剧鲜明的特点之一。
可以说,《山河锦绣》是一部把上下打通、接地气、聚人气、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时代大剧,为脱贫攻坚立传,为共同富裕传情,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存照,富有独特艺术感染力。当然,该剧在人物塑造方面,对年轻一代人的塑造相对薄弱,没有把他们放在矛盾冲突的一线,使他们发挥更大作用。实际上,真正在一线推动工作的是他们,还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笔墨和戏份,就更有生气了。
作者: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徐璐明
策划:邵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