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事如何纷繁,总有好书长伴左右。辞旧迎新之际,《文汇报》读书专刊编辑部全体编辑梳理回顾了一下2022年出版的诸多好书,从中精选了一小部分,分享给读者朋友们。愿每位读者朋友都能享受属于自己的阅读收获与快乐。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杨 苡 口述
余 斌 撰写
译林出版社出版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世纪老人、著名翻译家、作家杨苡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于是,南京大学教授余斌历时10年整理撰写了这本书,在杨苡先生103岁之际面世。余斌在万字《书成漫记》中写道:“我有意无意间充当了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它应该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读者的口述史。”
杨苡也是《文汇报》的老朋友、老作者,她翻译的《呼啸山庄》是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她更是此中文书名的首译者。《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杨苡先生唯一口述自传,这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一部个体见证下的百年中国史。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中国金银器》(五卷本)
扬之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名物研究专家扬之水今年出版的这套五卷本、近两千页的《中国金银器》,令人震憾。这是中国第一部古代金银器通史,时间贯穿先秦至清代,涵盖其间的金银器皿与首饰,融汇古典文学与工艺美术视角,填补了学术空白。扬之水自述,这一部著作是她“此生最费心力的一部书。”20年来,她除了孜孜不倦的文献搜集、整理与思考,更是多年来坚持亲自到考古遗址实地查访,到世界各大博物馆亲睹珍稀金银器文物,逐一手绘或拍照记录金银器形状的点滴积累之功。此前没有哪位学者曾如此深入全面地做过这方面研究,今后也很难有人能完全超越她的研究。可以说她以一已之力,为中国金银器研究这一长期被忽略的领域树立了庄严灿烂的门楣。对普通读者来说,读此著,不光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古人生活史之一脉,单是欣赏书中的珍稀金银器图片,便已是视觉享受。
《王赓武回忆录》
王赓武 林娉婷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王赓武是享有盛誉的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和教育家,1930年代生于南洋,在中国、南洋和英国等地辗转求学。成年后,他在海外各国从事学术与教授几十年。其与同时代的史学、汉学界学者的广泛交往,亦是一份独特的海外华人学者艰苦求索的心路历程记录。上卷《家园何处是》,下卷《心安即是家》,从书名亦可感受到,“家国认同”是贯穿这部回忆录的核心主题。“多元社会的牵扯力强大,但中国各层面的文化魅力深不可挡。直到多年后,我才终于体会到两者并不冲突,双方的共存对我变得自然而然。”个人命运与时代风雨交织,学术追求与家庭归宿相融,是一副壮阔、深思而又浸含人世温情的画卷。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葛兆光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
《瘟疫之夜》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龚颖元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在《别样的色彩》中写道,小说“可以使我们去描述自己的生活,就好像这是他人的生活。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机会,使我们得以描述他人的生活,就好像这是我们的生活”,他的每一部小说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瘟疫之夜》尤其如此。
近年来,帕慕克的写作不只关注写作技艺和文学性内部的可能性,更显示出了针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强度和深度。新作《瘟疫之夜》尽管描述的是虚构的小岛的故事,却及时地回应着和当下有关的话题,勾勒出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读者都能凭借这部小说,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和《雪》一样,《瘟疫之夜》再次展现了对东西方文化、地缘政治的深刻思考。
《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
张 玲 著
文津出版社出版
《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的作者、张谷若先生之女张玲女士于2022年11月1日去世,这本书的出版可谓及时。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张谷若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的名字隐在我们熟知的哈代、狄更斯、菲尔丁等之后,其主要翻译领域是英国古典文学。今天,张谷若是众多翻译论文的研究对象,但他理论文章很少,生平也颇简略,所以张玲的这本回忆录是一个重大补白。
张谷若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的诸多志同道合者的形象也是本书一大关键,我们不该忘记这些人,正如作者张玲所说:“那些不世英雄,还有黔首细民,共同创造了历史,写史的人未可偏颇。上乘的历史写作,一定是带有个体感受的历史。”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
[美] 杰拉尔德·皮尔里 著
邵逸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的导演,风靡全球的电影鬼才。他可能是当代好莱坞电影作者中最为中国大众所熟悉的一位。他是导演,也是编剧、演员、影评人,虽然昆汀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浓厚的暴力美学、机智幽默的对话、丰富多彩的流行文化、独一无二的叙事方法,这些都是昆汀电影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汇集了昆汀接受的24篇重要采访,时跨20年,涉及他的方方面面:在音像店打工的穷苦经历,功成名就之后的随心所欲;其电影遭人诟病的暴力场面,对流行文化的指涉,对各种导演与类型片的借鉴;对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不屑,对财富自由的满足,对名气的矛盾心理;对童年、亲情、爱情的记述……昆汀是行走的电影百科全书,记忆力惊人,几乎对整部电影史了如指掌。昆汀也是极佳的影评人,对自己的电影做出了详尽且独特的解读。导演、编剧、演员,昆汀的身份变化多端;不变的是他对电影的热爱,是他接受采访时生动的面部表情、典型的坏小子笑容、机关枪似的高频笑声,以及烦人又迷人的自负。
《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法]安东尼·加卢佐 著
马 雅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们并非生来就是消费者。相比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长河,消费主义、消费社会诞生的近两百年历程只是须臾一瞬。从自给自足到互联互通,人类社会经历了什么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商品如何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如今商家们玩弄的套路、把戏真的新鲜吗?
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长年研究消费文化,《制造消费者》是他高度提炼研究所得、献给大众读者的消费主义认知图谱,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主导这段历史的社会文化机制。本书带读者回到巴黎、伦敦、纽约等商品经济发轫之地,检视百货商店、街头巷尾,乃至生活起居等熟悉的现场,回顾了消费主义从无到有、日益膨胀的历程。如果你也身陷“买买买”带来的短暂富足感无法解决持续焦虑的窘境中,这本书在让你从历史里看见一连串熟悉的影迹之余,或许能稍许解答你的困惑。
《故园惊梦:园林里的中国》
贾 珺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为古人诗意栖居的理想之地,中国园林既有风花雪月,也不乏血雨腥风。园林不仅寄托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向往生活,也是时代兴亡的见证。少数园林幸存至今,大多烟消云散,或沦为遗址。清华大学建筑史学者贾珺在《故园惊梦》一书里,从历史、民俗、艺术角度切入,通过爬梳文献、实地考察、结合想象,复原古代名园的景观,再现古人的园居生活,生动讲述掩藏在园林背后的精彩故事。
《琅琊榜》未曾提到的大梁华林园往事有哪些?“古典园林的百科全书”圆明园的原貌究竟如何……从皇家园林到南北名园,从赏花品石到四时节令,在跟随作者探秘历代名园的过程中,不仅读懂古人的造园意趣与生活美学,也能深入探寻中国古典园林的烟云往事,体验传统文化中“游园惊梦”的乐趣。
《冬日列车: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
[英]卡罗琳·穆尔黑德 著
徐 臻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一本脉络清晰、生动有力的小说。传记作家穆尔黑德通过对幸存者及家人的访谈,查阅回忆录、信件、手稿和档案,再现了二战时期一群勇敢的法国女性为反抗德国占领而开展的英勇无畏的反抗,以及她们为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生还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求生努力。
穆尔黑德提供了一个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崭新视角:她们是教师、学生、歌唱家、家庭主妇,她们面对极端邪恶,选择团结起来加入抵抗运动,勇挑通讯员、安全屋联络人等多重任务。这是一个身处纳粹集中营里的女性群像故事,但体现的不仅仅是226名女性的友谊和智慧,也再一次见证了生命的坚韧和人类的的伟大——
“我们之中必须要有一个人回去,”她们中的一人说道,“你,或者另一个人,那不重要。我们必须努力,活下去,因为我们是战士……那些回去的人终将赢得胜利。
《AI未来进行式》
李开复 陈揪帆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工智能能否帮助人类从根源上预防疫情?人们该如何应对未来的职场挑战?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中,该如何确保文化多样性?人们如何教导下一代适应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新社会……这里是10个由人工智能专家和科幻作家联手打造的未来故事与预测:2042年,深度学习、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量子计算等技术即将走向成熟,同时有望出现颠覆性的新技术。届时技术的发展或将在生活的更深处前行。今天人们所熟知的AI大数据、大算力,将与生活保险、娱乐游戏、职业发展,城市建设、养老保健等方方面面碰撞——无论技术如何更新,人们仍将面对自己的选择、情感与理想。
《暮色将尽》
[英]戴安娜·阿西尔 著
曾 嵘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20世纪英国传奇女编辑戴安娜,在89岁那年写下了一份诙谐坦荡的老年手记,她将衰老的自己“剥”给你看,也让人看到了身处人生暮色的老年人身上仍有的无限可能:可以享受独身或潇洒恋爱,也能拥有荷尔蒙退潮后更为清晰的思考……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粉饰太平的鸡汤文学,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如作者自己所言,现在有那么多关于保持青春的书,还有更多有关生儿育女详尽的的经验分享,但有关凋零的记录却不多见,所以她选择诚实记录正行走在这一凋零路程当中的自己。书中她毫不自怜或多愁善感,但因为这份坦率和真诚,冷酷的字里行间里又充满了无限温柔。戴安娜活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女性样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是如何在与世界的周旋中保存独立的自我,并最终坦然面对衰老和人生终点——无论你对她的生活方式持何种看法,依然不得不承认,这个老太太太酷了。
《千里江山图》
孙甘露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千里江山图》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作者捏土为骨,化泥为肉,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于焦灼乱世中躬身入局。他们是父亲,是爱人,是兄弟,他们在漆黑的夜里开始一段深不可测的航程。孤寂的至暗时刻,一个人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银魂:张嘉璈和他的时代》
赵柏田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现代中国金融业之父张嘉璈的传记。作者以作家之笔写金融史,从浩如烟海的史料和银行家手写日记等珍贵史料中爬梳搜寻,勾勒了张嘉璈这位金融巨子跌宕起伏的一生。
长久以来,大众对民国人物的兴趣多聚焦在军政和文化领域,对以张嘉璈为代表的银行家群体则缺乏关注,但他们的奋斗同样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辉煌与落寞,也足以给后人以镜鉴。
《改变人类历史的植物》
[葡]若泽·E.门德斯·费朗 著
时 征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15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不同的欧洲国家在很多植物的传播过程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葡萄牙人在这一领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先驱者,他们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农业、饮食和经济结构。本书作者阅读了大量葡萄牙语的第一手资料,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从未或极少被人提及的碎片化信息,对植物的起源、传播、地理分布和经济利益进行归纳总结,从植物传播的历史,看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
[美]彼得·比尔曼 著
王佳鹏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门卫知道住户吃什么食物、看什么电影、和谁在一起。虽然门卫对住户的生活十分熟悉,但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却十分遥远。本书提供了关于门卫的职业角色、大厅动态以及门卫和住户之间极为重要的社会交往的世俗特征的深刻而持久的民族志书写。身为社会学家的比尔曼讨论了门卫如何在安全和监视角色之外履行各种职责。他认为,门卫也是敏锐的管理者,他们必须巧妙地协调社会动态,包括策略性地平衡权力和服务意识,以及处理争议。
《卡夫卡传:关键岁月》
[德]莱纳·施塔赫 著
黄雪媛 程卫平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弗朗茨·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2022年是卡夫卡《城堡》诞生的100周年,广受赞誉的《卡夫卡传》三部曲之第一部,《卡夫卡传:关键岁月》),作者施塔赫吸纳诸多最新的卡夫卡研究成果,以颇富画面感的生动叙述手法展现卡夫卡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镜头,令人身临其境。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详实、体量最浩繁的一套卡夫卡传记。
《谷物的故事》
崔 凯 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谷物的驯化始于一万年前,自大航海时代走向全球。工业时代的拖拉机、化肥和谷物期货,让人类第一次挣脱“马尔萨斯陷阱”,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最近50年,谷物成为全球贸易、生物能源和气候变暖等议题的主角,转基因则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论……为什么是谷物而不是瓜果或肉类最终成为人类主食?为什么西方人喜欢吃面包,中国人喜欢吃馒头?为什么今天的食物不如以前好吃?本书纵横万年,放眼全球,融合物种、农耕、饮食、战争和经济资讯等,自神奇的谷物一窥人类绵延的历史。
《全人类艺术史》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编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纪念建馆150周年之作。886件镇馆艺术品,呈现全人类艺术在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上的恢宏全貌;134个关键词,分类并总结人类诞生至今的艺术,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探索其中相互关联,如通过“舞蹈”这一关键词,将中国的陶俑与古希腊的青铜、野兽派与印象派的绘画联系起来。161篇研究文章,细述全人类艺术从史前到21世纪、从四大文明古国到六大洲的步步演变,以及艺术家的生平、时代背景、流派特点等内容。横看同一地区的艺术发展,纵看同一时期各地的艺术代表作品,真切感受世界上伟大艺术之间的美美与共。
《科技与社会十四讲》
刘永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科技哲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为主题,尝试从分析技术与科学的新关系、反思元宇宙可能导致的总体性风险、提炼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当代科技发展的某些启示、聚焦技术时代的科学可检验性问题、解读AI发展会对未来社会造成何种全局性影响、如何融合科学与人文、讨论无处不在的生命政治问题、剖析“手机囚徒”(手机成瘾)现象、预测未来社会可能走向何种科学城邦等十四个方面描绘科技新世界的大致图像,探讨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于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态度。在科技新世界喧嚣的表象下,探寻人类调节、引导和控制它的方法、途径和努力。
作者:文汇读书全体编辑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