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
[美] 布莱恩·林登 著
辛露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1月出版
《寻乡中国》是布莱恩·林登在中国生活35年的回忆录,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梦”故事。作者详述了30多年来中国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生动地展示着他个人对中国的探索、认知、融入的过程以及其间的情感变化。他对中国的理解,更是一个进入中国文化的切面。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同时,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和向西方打开,更是将自己的发展机会与全世界的人民放在了一起,体现了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本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同时收录50余幅作者摄影纪实作品,用镜头带我们回眸中国时代变迁中的美好瞬间。
>>内文选读:
在20世纪早期的畅销书《舆论》中,美国作家、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认为:“真实的外部环境过于庞大、复杂、变化无常,以致我们很难直接获得全部真相。”现代人希望为社会所用,表现得见多识广,退避到一种选择性的真实——“拟态环境”,即一种对世界主观且有失偏颇的简单解读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性输入与强调,塑造了我们与所处世界——自我创造的“象征性现实”之间的互动方式。
与中国35年的交往,帮我形成了关于中国“拟态环境”的个人理解,尽管我从这些经历中得出的结论常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些误解是正常和良性互动的表现,也促使我不断调整对中国的认识。然而,在中西方互动的关键节点,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却正日趋僵化。选择性报道和道貌岸然的傲慢塑造了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而我的故事代表了另一种声音。
的确,我在这里受到的尊重和热情款待影响了我对中国的感受,但我的观点并非来自“信息孤岛”。我曾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旅行和工作,最终选择了中国作为我的家。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儒家文化使所有远道而来的客人都受到相应的尊重,这种尊重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在美国的身份地位。中国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是名人,我们中很多人利用这种受之有愧的认可来定义中国,他们甚至从未离开过北京或上海的西方人舒适区。
西方世界对后启蒙时代的价值观非常自信,以致难以接受来自其他文明的挑战,尤其是价值观有时与西方不甚匹配的国家。我们过于注重差异,特别是消极层面,却对中西方无数相似之处视而不见。我们无法就所有个体应如何生活得出一个统一答案。我对中国的预言经常被证明是错的,这让我保持谦卑。然而,这些误解并没有使我远离中国,反而鼓励我更深入地探究我们彼此之间的分歧。
中国和西方都渴望社会和谐。但是,西方在歌颂个人主义的同时,淡化了对社会整体的关注。中国也重视自由和个人价值,但并不以牺牲社会团结为代价。中西方用同样的色彩来描绘社会图景,但我们却强调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我不能从一个单一的,适用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价值观并非不言而喻的真理,而是在特定时期创造的共同体和文化。那些以刺猬视角看待中国的人,无法完全理解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巨大勇气。我认同这种勇气,它帮助我在竞技场上公平竞争。相比我在斯坦福的同学,我觉得中国人更有亲和力。早年与那些同学的交往并没有将我同化,反而让我更加珍惜自己自力更生的价值观。
在过去的35年里,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如何建立起它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和实力地位。最终,我们只有认识到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时,才能开始超越我们的“拟态环境”,理解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作者:[美] 布莱恩·林登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