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甄妮》
冉 冉 著
重庆出版社出版
睡眠不仅是关乎个人身心健康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我国居民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相比10年前睡眠时长减少了1.5小时。
睡眠不足甚至失眠已是当下的普遍现象,其后牵扯着无数家庭、个人和复杂的社会问题。抑郁、焦虑、忧惧,既是时代的普遍病症,更是社会人性的大困局。
诗人小说家、重庆市作协主席冉冉的新作《催眠师甄妮》,借助催眠、心理治疗的窗口,生动展示了转型期的社会病灶与丰富世相。书中,有焦虑绝望与救赎希望并存的广阔时代背景,也有波诡云谲沧海桑田的复杂历史纵深,更有呈示人类情感和人性深度的精神疆域。
爱是这部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主人公甄妮由情感生活的一败涂地转而尝试自救助他,学习催眠术,不仅为了助眠更多是修心,她从早年的偏狭放任、自傲自弃,一步步走向柔韧宽容、慈悲大爱。从掌握催眠之“术”,到体悟催眠之“道”,甄妮的蜕变之路,恰好对应中国社会转型嬗变、城乡人心浮躁动荡的十年,其中有被各种现实忧苦、人性弱点折磨的“都市病”患者(登雅、老貂、廖老师等),也有回乡启蒙、扶贫治愚的乡村建设者、乡绅后代(裴医生、新月婆婆等),还有社会阶层身份不同,恪守正义善良的底线却依旧深陷生活泥沼的普通人(马律师、陈院长、齐医生等),从最年长的莲花村黎老太到初生婴儿珍珍,其命运沉浮无不跟时代与地域环境相关连。
心理催眠师是患者疗愈的重要助缘,但要成为真正的催眠师,他/她首先得清除自己的问题,并练就帮助、利他、安慰的本领,尤其是爱的本领。正如书中引用的史怀哲名言:“人不能单独谈爱的意义来表现自己,必须做个实践的人,把具体的爱行出来。”
《催眠师甄妮》的故事背景是世纪之交的城市化进程,地跨城乡,时逾十载,具备“史诗型”的“宏大叙事”。据悉,新书还未面世时,三大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就已先期对小说进行了刊载,并深度访谈作者的创作历程。作为较早反映失眠抑郁类现实问题的作品,作者在写作的十载寒暑中,曾反复深入社区、医院、心理咨询工作室搜集一手催眠素材,并先后数易其稿,从最初的四十万字,删定到最终的二十余万字,力求从历史、现实、情感、心理等多重维度让人物立体清晰可感。
作者在访谈中提到:“废弃了第一稿,我在不间断的阅读观察思考(同时也被人生重大变故搓磨)中,重拟并反复修订提纲。这些年的写作,其实是我和甄妮相互寻找确立成长的过程;我和她,是某种双向塑造共生相融的关系。假若没写这个长篇,很多人生因缘可能都不一样。书中有句话‘透过那些备受折磨煎熬的人,她看到了自己灵魂的面影’——这的确是我情不自禁的由衷表述。”
读过《催眠师甄妮》的人会发现,作者在书中不是简单臧否艰难时世下的复杂人性,而是客观呈现故事人物的焦灼与绝望,承受与救赎,她理解他们的纠结挣扎,体谅他们的过失谬误甚至罪孽。
多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在读过小说后给与了肯定。张炜赞许:“呈示时代轨迹,勾勒历史烙痕;省察都市病灶,凸显思想纵深。一部精粹的诗性小说,深邃果敢。”周大新评价:“由失眠抑郁自弃到寻获信爱俱足的健康生命,甄妮的心路历程婉转迷人,极富启迪。一部洞悉真实人性世情的内省之作。”麦家在读到书中“古典风”的扎实描写后不禁赞叹:“诗人小说家语言灵动坚实,诗性与智性完美融合,让我服气。”
催眠的最高境界,亦即从生命的最深处——根性(潜意识)上改变自己。甄妮从个我迈向大我,从有限迈向无限,寻获信爱与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唤醒了那些灵魂无处安放之人的生命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催眠师甄妮》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的心灵史。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