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市文旅局“社会大美育计划”的部署,刘海粟美术馆积极推动“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再添“新成员”!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与刘海粟美术馆主办的“河边居所·粟上海华阳路街道艺术项目”于刘海粟美术馆前的海粟绿地近日正式启动,同时为粟上海·移动美术馆揭幕。
“粟上海”是由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致力于让艺术走出殿堂,将艺术植入城市的街巷里弄,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建筑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美好生活。自2018年起,刘海粟美术馆相继落成“粟上海·愚园”“粟上海·红园”“粟上海·大厦书店”“粟上海·控江”“粟上海·艺芳华”“粟上海·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粟上海·顺昌路”等多个点位。
“粟上海”一直关心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关心着每个居民在这里的个人经验,他们彼此形成的关系,以及随着关系不断累积叠加而成的社区。河边居所就是在这种关心下诞生的,从个体到家庭再到整个社区,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凝结而成的社区文化面貌。
因此,河边居所与“粟上海”之前的项目有截然不同的几何结构,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希望藉此将视角下沉到居民的生活中,观察最为平实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互动和关系,发掘社区中自发的文化生态之样貌。
项目将以点—线—面的结构展开,从由艺术家王忠升发起的,关注个体青少年成长的“艺起宁法”儿童互助公益计划,到由杨卓尔主持的以艺术家为引子激发社区居民创作的“华院夜校”,再至由艺术团体小艺圃发起的,通过行走漫步丈量街道与城市的“河边艺术地图”,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地进入生机勃勃的华阳路街道,挖掘和呈现这里的社区与城市文化样貌。
项目启动仪式邀请参与艺术家于移动美术馆内发布各自子项目的信息、海报和相关创作,为后续项目推进进行预热及招募,并邀请社区居民于现场参与共同创作。
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刘海粟美术馆同步推出一座特别的“移动美术馆”。设计师杨威杰以刘海粟先生的泼墨泼彩作品为灵感,从中提取元素,实现了一个简洁、现代、色彩丰富但又极具刘海粟美术馆特质的移动空间。馆方希望它能承载刘海粟“不息的变动”之精神,让社区共治经验与文化生态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和轻质的形态,通过独属于美术馆的文化与艺术的方式进行呈现,把来自居民们点点滴滴的温暖汇聚起来,然后把这些光和热传递给更多人。
作为社区共治的新尝试,华阳路街道与辖区内的国家级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达成合作,希望通过艺术与文化的方式,为社区赋能,为街道赋能,唤醒在地居民的文化自觉,在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同时,打造社区文化共建与共治的阵地。
作者: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