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艺术设计国际传播品牌“艺术之桥”之“年度系列”已举办六届,相继携手国内顶尖艺术家徐冰、白明、金宇澄、冷冰川等人,国外艺术家和设计师Patrik Schumacher、四代田边竹云斋等人,出版他们的英文图书十余册,在全球范围发行,还在国内外举办艺术设计论坛和沙龙,邀请中外艺术家、设计师和学者就每年的命题展开讨论,并把中国艺术家的独特艺术作品推介至海外。2021年由ACC Art Books为2021年度艺术家冷冰川出版的作品集还摘得了英国图书设计与制作奖的最佳艺术作品集奖。
上海图书馆东馆
今年“艺术之桥”在崭新的上海图书馆东馆迎来了2023“年度系列”发布会和艺术设计沙龙。这座世界级的图书馆不仅提供丰富的藏书,更是一个能将人与知识、体验、创新力联系起来的积极、活跃的公共文化场所,图书馆内外还有来自全球多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包括《求索之城》《知识之塔》等在内的十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都与“艺术之桥”项目融合多元化文化艺术、进行多维度国际传播的初衷和方向十分契合。
对于艺术家来说,材料的选择性非常丰富,但它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层面的意义,艺术家需要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这个词语本身也是一种材料。艺术之桥2023“年度系列”沙龙选取了“材料”这一当代艺术创作中最活跃、最精彩的因素,邀请七位艺术家、设计师在活动现场展开讨论。
汪建伟
年度艺术家获得者汪建伟认为,用绘画、雕塑、装置这些词语来形容艺术已经显得远远不够了,在这个共生进化的社会之中,时间是人的视角,而艺术家本身也处于变化之中,艺术家就是材料之一,所以材料已经演变为了更大意义上的物种间的关系。
文森·漆
年度民艺艺术家获得者、法国漆艺艺术家文森·漆表示,创作作品的过程就像栽种一棵树,浇水施肥、精心照料,它才能够茁壮成长,创作一件作品也需要很多不同的研究以及灵感,他的创作过程也正基于此,有很多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材料的调研。而从古至今,材料在持续不断地变化,媒体的产生为古代技艺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古老的技艺升级并赋予新的意义。
简 枫
作为书籍设计师,简枫认为,对于材料的运用也是她一直在探寻的问题,书籍设计同样依赖于材料的限制,但如何在材料上创新与颠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一个做书人,站在出版的角度,她对书籍抱有信心,对书籍的形式同样抱有信心。
李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表示,当代文化以前分得很清楚,建筑师就是建筑师,设计师就是设计师,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工匠就是工匠。但今天每一个人的身份都在转化,每个人的身份都非常多重,没有办法界定。“假如说把不同的职业或者做的事情看成材料的话,它们也在不断演变,随着时间在交融,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年度系列”是“艺术之桥”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年邀请加入项目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虽然领域不同、特点迥异,但都有一个共通性,那就是,他们都走在中国或世界艺术设计的前沿,都代表中国或者世界艺术的一种风格。
作者:凡 凡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