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届美好书店节活动在国庆假期拉开了序幕,作为分会场活动之一,在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标思南公馆,由东方出版中心和中欧出版集团共同举办的“《正路:我在百胜餐饮26年的感悟》新书分享会”如约举行。
作者苏敬轼谈到创作本书的初衷,“曾经带领这么一个优秀的42万人团队的我,希望留下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给有缘的企业和管理者一些思索和启发”。在随后的对话环节,谈及如何面对市场竞争和竞争对手时,苏敬轼认为,市场竞争中最核心的是对市场和消费者要抱有敬畏和尊重之心。
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如何在科技和管理变革的时代,守正出奇,追寻管理本意,《正路》提供了一套被验证过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更广大的读者群,如何面对生活和工作中日益增加的不确定因素,可以从《正路》中学习到一位企业家的决策思维和行动策略。
《正路》
苏敬轼 著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内文选读:
求仁得仁——成功的另一种定义
凡事都应该先定义清楚。让我们先搞明白什么是成功。
我对成功的定义是“求仁得仁”。每个人对成功的期望未必一样。不管你期望的是什么,做到了就算成功,不必随波逐流。世界上有成功的父亲、成功的教师、成功的行业达人,他们不一定都是首富、首席执行官。不必艳羡他人。
虽说如此,多半人还是希望能“做大事”。那种只会“赚大钱”的,往往都是退而求其次。虽然做不了大事,但至少赚了大钱,也是成绩的一种。只是在他人眼中,嫉妒有余,尊敬不足,含金量不够。自己也是心虚的。
什么是“大事”呢?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而且是好事。在自己往生之后,还能被别人称颂的事。做人不过如此。
西方对人的欲望和需求,也有很详细的研究。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最高的层级,他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枉然过了一生,总是要能留下一些自己的成绩。
你是否曾经每隔一段时间,就好好想想自己对成功的期望是什么?企业或团队,也应该有自己对成功的定义。不管是愿景还是使命,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目标的明确其实很重要,因为将来在做决策的时候,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往往就要靠这个来打破僵局了。
成功不难,成就“大事业”难
求仁得仁就是成功。如果你求的不多,成功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如果不贪心,认真做个某领域的达人,也是可以获得蛮值得骄傲的成就。
但如果你想成就大事业,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正如古人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现实中确实也是如此,而且“寒彻骨”还未必可以“扑鼻香”。多少首富新贵,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倒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多少创业公司,红极一时,最后也没做成百年霸业。就连称雄一方的跨国大企业,也往往难以为继。已经相当成功的人士和企业都可能随时陷入困境,原来赖以成功的模式突然有一天就不行了,那我们这些去模仿的还能有多少信心?
像我这样在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做了几十年,又看了太多公司的发展后,是可以看到各种问题的。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普遍的大公司症:要不企业内唯KPI(关键业绩目标)为首,政治互斗,抢山头;要不就是决策慢而低质,造成士气低落、等因奉此。有些人不信邪,换公司、换老板试了不少,结果也都差不太多,慢慢地也就为五斗米折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国内一位本土企业家曾在演讲中说他把集团员工送去最好的商学院,回来都变笨了。采用了跨国公司的一套管理方法,反而忘了生意怎么做了。照他的说法,我又读了MBA,又进了跨国公司,该是无可救药了。我不怪他会这么想,因为我们学的这一套,的确有些硬伤。
>>作者简介:
苏敬轼,百胜餐饮集团全球董事局前副主席、百胜中国前主席兼CEO。他于1989年接手肯德基中国,之后掌舵百胜中国事业部26年,被业界尊称为“中国快餐教父”。
作者:苏敬轼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