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曾经,沿“一江一河”两岸呈连续带形分布的工业遗产数量占全市总数的70%。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都和这座城市百年工业文明史分不开。
9月29日,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普陀区文旅局主办的上海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在普陀区文化馆开幕。在展览中,人们可以看到昔日市民的生活场景、船厂曾经繁忙的景象;也能看到保留着斑驳痕迹的设备矗立在时尚艺术园区,抓煤用的大抓斗成了江边独特的雕塑风景,码头的钻焊平台变成亲水的露天广场以及具有工业艺术风格的滨江公共空间……
此次大赛历时八个月,共征集短视频作品2876件、摄影作品8426张。经过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组织专家团队甄选、评审,评选出优秀摄影作品30件,入展作品120件,优秀短视频作品5部。这些作品展现了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从镜头中可以看到这些它们的改造、更新与现状,蕴含着市民们对城市工业遗产的深厚情感。
“这既是一个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广的过程。”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忻雅华说。该协会在组织过程中特意将黄浦江、苏州河沿岸2公里内筛选出来的200多个工业遗产地点列出来,供摄影爱好者们按图索骥地拍摄。参赛过程中,大家纷纷查阅资料,不仅拍摄了工业遗产的当今景观,有的还搜集了之前的影像资料用来今昔对比,有的人提交的是自己几年以来坚持拍摄的同一地点的变化场景,每张照片都附有一份经过考证的“文字说明”。
为了此次比赛,交大摄协专门成立了一个五人工作小组,拍摄的《M50今昔视角》和《浦江两岸工业秀》获奖。每一组参赛作品,都是从拍摄的几百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用视觉艺术把海上历史遗存保留下来,“很累,但很开心。”“还想拍摄黄浦江长卷,还想约原国棉十厂老劳模一道去用视频留下上海纺织的记忆……”他们还有很多拍摄计划,一直延伸到大赛之外。
“在曹杨路桥上能闻到留兰香牙膏的味道,那里有个牙膏厂,记忆就会留有味道;武宁路桥,我的第一张苏州河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我在下班的时候可以看到炉火通红,有时候会冒出很浓的浓烟,现在这里已改造成住宅区。” 本次展览在“岁月回眸”版块特别展出了摄影师陆元敏的14幅苏州河摄影作品。他从1991年开始拍摄苏州河畔居民的生活、生产场景,积累了大量照片,记录下苏州河33道弯,以及沿岸从工作场景变成滨水景观地带的悠悠过往。
“我们对工业遗产特别有感情!”普陀区文化馆馆长钟经纬透露,苏州河两岸的普陀这一段是民族工业发祥地,留下了不少工业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人们为之奋斗的历史进程,对于这座城市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都有重要作用,它们的存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回望历史。“希望大赛能引起更多人对工业遗产的关注,进而进一步增强保护意识。”
有着50余年摄龄的摄影发烧友沈焕明特别喜欢拍历史建筑,尤爱拍工业建筑。“一百年前的民生码头规模大,有750米长,可以停四艘万吨轮,当时在远东地区是数一数二的。”沈焕明还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到外地去,坐船经过这里就是看大轮船。四万吨筒仓和八万吨筒仓是港区的标志性建筑,曾是亚洲容量最大的粮仓,在黄浦江沿线仅此一处,目前也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时至今日,民生码头的传统功能已退出历史舞台,通过整体改造,构筑开放空间,从粮仓转型为展场和艺术空间,完成了其功能转换,成为滨江文化艺术的新地标。民生码头筒仓由于层高太高,在筒仓外立面加装了外挂自动扶梯,人们可乘坐扶梯一览黄浦江风景。从天下粮仓到艺术空间的大变身,民生码头筒仓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一江一河“蜿蜒绵长的岸线形态、古今交辉的建筑界面、独具标识性的城市天际线,已逐渐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公共开放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沿岸不少工业遗存进行合理改造再利用,挖掘和激发其潜在的价值,并形成 “串珠成链”的态势。未来,“一江一河“必将更开放、更人文、更美丽、更绿色、更活力、更舒适。“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空间里,容得下现代生活也容得下历史记忆。”
“希望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工业遗产的保护中来,共同为城市历史留下更多影像资料。”市政协委员吴榕美说,工业文明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建议为“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产设立铭牌,为产业工人塑像,让市民游览滨江时能驻足了解这些工业企业曾经的辉煌和对这座城市的贡献。
展览将延续至10月28日,观众可持48小时核酸进入展馆观看。
作者:李婷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