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和《敦煌女儿》的相遇,希望这部作品能带领沪剧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对记者表示。第十七届文华奖9月15日晚在雄安新区颁出,茅善玉凭借《敦煌女儿》中“樊锦诗”一角摘得“文华表演奖”。
颁奖前的一晚,茅善玉没有睡好,她躺在床上,创排《敦煌女儿》的十年历程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她想到十年前第一次读到关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择一事,终一生”的莫高精神深深触动了她的心;她想到为了走进人物,她和剧组八次长途跋涉前往戈壁沙漠;她还想到,三年前《敦煌女儿》与文华奖失之交臂……
与樊锦诗同是“上海女儿”,茅善玉坦言樊锦诗的故事触动了她内心最深处的创作欲望和冲动。“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有义务把这样一个人物呈现在舞台上。”然而,茅善玉未曾预料,《敦煌女儿》一磨就是十年,剧本经历了几次推倒重来。“沪剧院团队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坚持下来最大的勇气,”茅善玉将这座表演奖视作剧组的结晶,“所有人的努力赋予了这个角色激情和热爱。”
《一个明星的遭遇》里的周璇、《雷雨》中的繁漪、《家》中的瑞珏……茅善玉诠释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沪剧角色,但她依旧觉得,“樊锦诗”是特别的那一个。“舞台上的形象来源于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不平凡的考古学家,”茅善玉说:“过去我演的人物大多靠近本色,樊院长虽然是上海姑娘,但她已经与那片土地融合在了一起。”“我就是大漠敦煌人了。”剧中的唱词是茅善玉的表演目标,她从25岁的樊锦诗一直演到80多岁,年龄跨度对演员是个不小的考验,“身形、声音、眼神、步态都要随之变化。”
演绎《敦煌女儿》的十年间,茅善玉与樊锦诗也成为了知己。评委场演出前,身在敦煌的樊锦诗给茅善玉打去了电话。“你该怎么演就怎么演,不用紧张。”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茅善玉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樊院长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没有她作为标杆,我们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冒险将“敦煌女儿”的故事搬上沪剧舞台,背后是茅善玉对“莫高精神”的敬畏,也有对拓宽沪剧格局的决心。“沪剧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题材,它与我们的生活是这么远”。在茅善玉看来,沪剧多以儿女情长为主题,她希望借由《敦煌女儿》为剧种注入更多力量和底气。“如果我们在这部戏有所作为,沪剧艺术或许就可以向上再迈一级台阶,真正地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
作者:王筱丽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