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何以为广袤的中国大地赋能?近年来,艺美城乡的实践在全国各地火热推进,形成一股热潮。艺术已进阶为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近日时值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包括“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览、“美丽中国·城乡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正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举办,为艺术照进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与启示。
“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览源自中国美术学院对近十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国性调研行动,选取一百个具有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艺术实践案例,建立起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展览以微观视角探讨了一百种“美丽中国”的建设经验,讲述了一百个“星星之火”式的动人故事。从行动开始,对一百个艺术实践进行取样、访谈、编码、研读、阐释。
作为文旅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优秀项目的“美,在山间·在田野·在溪边”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长期关注乡村的文化艺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启蒙与创造力发展,丰富乡村学校和村民的业余艺术生活。这一项目通过一系列在乡村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在地文化体会、乡土环境和材料利用等方面,去理解大自然与人的关系,感知全球化下的本土世界,激发他们的表现天性,鼓励他们从身边发掘地方产品或物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探索艺术表现,开展创作。
北京的百子湾公租房百湾家园则用设计唤醒住宅的社会性,将朴素美学和人性化的社区空间作为住房精神的核心,成为迈向理想居住的一种探索。首层功能还给城市后,MAD建筑事务所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环形跑步道将六个街区再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串联着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
“归柳杨宅”是无名营造社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归柳村与当地掌墨师合作,将现代设计语言与传统木构技法融合进行的在地建筑设计。项目采用砖混与木构结合的形式,顺应当地建筑的自发更新。归柳杨宅既照顾隐私,又可做民宿,房主还将房子开放给自己的学生,开展研学活动。作为城市与乡村对话的空间平台,这个项目为当代乡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乡土建筑营造方案。
“REMAKEHUB再造狂想社”的案例位于上海的静安区,专注于为日常生活废弃物循环再生寻找解决方案,并自主研发了新款废塑料再生建材“塑愈”。
这一百个案例不仅覆盖了大部分的艺术、设计、建筑领域的学科方向,更是超越了学科视角,从经济、社会、组织、文化等多重维度进行分析,捕捉以行动、空间、图像等不同媒介,采用各种策略、机制、方法,能体现个人、社会和全人类的多元价值,在生产、生活、教育等方面进行的有效实践。展览对每个案例进行深入访谈,从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这“五要素”出发对实践进行再审视,其本身就具有行动的意义。
作为行动的核心现场,展览空间分为一个文献库、一个研读室。文献库的每个抽屉都藏有一个实践的档案,策展组尽可能收集每个案例最详尽的材料,以挖掘实践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全库索引、关系图解、个案画像的方式,文献库建立起对案例的长效研究方法。“四象限·九宫格”体系则为每个案例提供了意义坐标。在研读室里,一百份档案都会被逐个从档案柜取出,在工作台上进行放大,作为城乡问答活动的讨论对象。同时,展览也用一百个影像深度讲述这一百个案例的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美丽中国研究院院长高世名坦言,“美丽中国”建设所涵盖的不只是低碳节能、环境保护,而且牵动着生产、生态、生活各个领域,涉及城乡风貌、社会伦理、人文素养、产业创新等各个方面,是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总和。正如生态文明所指涉的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是一个社会有机体的生命特质,蕴含着人文、伦理、情义的丰富内涵;“美丽中国”建设也不仅在于人居环境、自然生态、物质生产这些“物”的层面,也在于情理关系、伦理秩序、民风民俗这些“人”的层面——从区域发展到基层治理、从城乡规划到社区营造、从生态修复到乡村振兴,再到每个人的身心安顿,均涵括其中。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若风指出,“肌理”反应文化积累、传承的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文脉的认识。这种肌理不仅城市有,乡村也有。他认为城乡是文化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回忆的路标。文化发展是累积过程,要绕开贪快、贪大、贪易的陷阱,宁可做慢一点,小一点,灵活一点,长效、长链、长尾才更符合文化的本质。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