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西路原名白赛仲路(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是上海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的一条东西向道路。它东起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西至华山路(原名海格路),交汇乌鲁木齐中路、永福路、武康路、高邮路,是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中重要的一条马路。
复兴西路为1914年原法租界越界筑路时修筑。之后,法租界就扩展到了这一区域,并在此设立贝当区。相比法租界的其他地区,贝当区属于最晚开发,人口密度也最低的区域。最初市政规划只允许此路段建造西式房屋,并规定为纯住宅区,不准设立甲类营业场所,因此全路段多为花园洋房、新式里弄、公寓等,这一以居住为主的社区形态也一直延续至今。
同时,复兴西路也是上海近代建筑师作品云集之处。如果我们从复兴西路东侧开始漫步,首先可以看到俄国建筑师李维(W.Livin-Goldenstaedt)设计的复兴西路19号住宅;而在复兴西路与乌鲁木齐中路的街口构成了“赉安街角”——法国的赉安洋行设计了三栋街角住宅——复兴西路17号白赛仲宅(今伊朗驻沪总领事馆,1924年)、复兴西路26号白赛仲公寓(1929—1933年)以及复兴西路24号麦琪公寓(1934—1935年),不远处的卫乐公寓亦为赉安洋行设计。毗邻卫乐公寓的复兴西路44弄玫瑰别墅为中国建筑师奚福泉、董大酉、陈植和赵深联手设计;而美国建筑师哈沙德(Elliott W.Hazzard,)则为商人盘根设计了位于永福路和复兴西路转角的西班牙风格住宅(1930年)。再往西,复兴西路132号住宅(1936年)是中国建筑师李英年的作品;复兴西路147号白赛仲别墅(今柯灵故居,1933年)由中国建筑师奚福泉(字世明)设计;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了现代风格的复兴西路285、287号住宅(1940年);复兴西路和武康路的转角处,则是一幢三层英国式大宅,为英国建筑师思九生洋行(Stewardson&Spence)设计的正广和洋行大班宅。
柯灵故居(摄影:贺平)
作为了解衡复风貌历史文化一个入口的衡复风貌馆,则位于复兴西路57号的修道院公寓(1930年)。它由上海最有实力的建筑事务所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设计建造。该公寓有南北两栋,每层两户,三至五室不同户型。中间有拱廊(cloister)相连,因而得名,其中文名字中的“修道院”属于直译所得。198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1930年代,修道院公寓在上海的沙龙文化中曾占据相当关键的地位,沙龙主人弗里茨夫人(Bernardine Szold-Fritz)是上海外国人社交界的中心人物。弗里茨夫人每周日举办的沙龙里聚集了不少中外名流,其中有胡适、邵洵美、梅兰芳、林语堂、珂佛罗皮斯(Miguel Covarrubias)等人。如今沿街一层作为衡复风貌馆,可谓得其所哉。
本文所主要论述的复兴西路上的建筑,是位于修道院公寓东西两侧步行三分钟内的四处住宅建筑。它们分别是修道院公寓以西的两处西班牙风格的住宅(复兴西路133号与复兴西路147号柯灵故居),以及修道院公寓以东的两处现代主义风格住宅(复兴西路44弄玫瑰别墅、复兴西路34号卫乐公寓)。
复兴西路141号
西班牙风格的相遇:1931年的邬达克与1933年的奚福泉
今天当你走过掩映在复兴西路梧桐树下的柯灵故居一带,可能不经意间会被这一连片高低错落的建筑沿街立面所吸引。不妨让我们来一探这生动、连续而和谐的城市街道“西班牙风建筑奏鸣曲”是怎样形成的。
今天的柯灵故居,是上海建筑师奚福泉1933年设计的白赛仲别墅,而毗邻的复兴西路133号住宅,是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于1931年至1932年间所设计的一栋西班牙风格别墅。在这里,两位建筑师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西班牙风格。根据建筑细节判断,133号与147号之间的141号与143号也很有可能是邬达克所设计。
复兴西路147号
在整个建筑思潮由古典走向简约的1930年代,西班牙风格住宅在法租界贝当区颇为盛行,由于其造型简约又不失装饰点缀,同时造价也比较经济,深受当时上海业主喜爱。所谓西班牙风格建筑,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屋顶的红色筒瓦、墙面的拉毛抹灰,以及局部如所罗门绳柱与铁艺等装饰元素上。
1934年,上海甚至出现了针对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展览会。展会名为“西班牙式住宅建筑图案展览会”,由建筑师范文照联合在美国执业的林朋策划,在法租界天主堂街国民饭店大厅举办,介绍了美国当时流行的西班牙复兴风格住宅样式,会后更出版了《西班牙式住宅图案》一书,序言中对西班牙式建筑极为推崇,认为其“最合吾国风度又具科学美术经济诸长”。(顺便一提,范文照的自宅就在与复兴西路交叉的永福路上,是一栋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
关于邬达克所设计的复兴西路133号,目前并无看到太多史料。我们可以与之互相参照的,是同为邬达克稍早设计的武康路129号(1929年1月设计,1930年9竣工,原业主为外国侨民卡洛·贝多尼,后一度转予德利那齐)。小屋呈现武康路一带西班牙式住宅的特征,米黄色墙面点缀着半圆形券门,屋顶覆盖红色筒瓦。其临街挑出的漂亮阳台是一大特色,如今被前来武康路打卡的人们称为“朱丽叶阳台”,成为武康路上的打卡点之一。同样的,在复兴西路133号,也有一座类似的阳台向街道挑出。这样的阳台,点缀了街道的立面风景的同时,也让主人得以亲近街道生活,显得颇为浪漫。
复兴西路133号
在邬达克的别墅建成两年之后,奚福泉在其西侧开始设计建造一栋四户人家的公寓“白赛仲别墅”(Villa Bois sezon,即今天的柯灵故居)。奚福泉(1902—1983年)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富裕家庭,1921年他考入同济大学德文专修班学习德语,次年赴德留学。1929年奚福泉与德国人米勒结婚,同年他在德国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携妻子一同游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并于1930年7月回到上海,奚福泉首先在英国人开办的公和洋行任建筑师,1931年奚福泉加入上海启明建筑公司(Chiming & Partners)。1934年奚福泉脱离启明建筑公司加入公利工程司(Kun Lee Engineering Co.),任建筑师和经理。奚福泉在设计了前文所提到的白赛仲别墅之后,在上海、南京等地又设计了大量住宅公寓和公共建筑,包括当时社会名流和政府要员如朱家骅、谭伯羽、杜月笙、俞大维等的住宅。同时,奚福泉在复兴西路还留下若干处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作品,包括后文会提到的玫瑰别墅。
1933年的白赛仲别墅是奚福泉在启明建筑公司时期的作品。公寓的全套设计图纸在同年创刊的民国建筑期刊《中国建筑》第一期发表。建筑于1933年底建成,一楼一户,二楼两户,三楼一户,每套都设有独立厨卫、卧室与起居室,并配套设计了电力、煤气、冷热水管、卫生器具以及暖气等现代化设备。白赛仲别墅的入口台阶、带铸铁花饰栏杆的阳台、筒瓦屋面以及大门两旁的螺旋柱等细部均为典型的西班牙风格,细节元素则与东侧邬达克的133号保持和谐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栋复合式西班牙公寓建筑,从街道上看,体量与周边的独栋别墅并无太大差异,而在平面配置上,奚福泉让户外楼梯与主楼梯下的入口搭配,两边各配车库,利用不对称的布置有效地减少了公寓的体量感,让建筑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一设计体现了奚福泉在协调建筑功能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平衡能力。
1959年12月,著名作家柯灵与夫人陈国荣迁入此公寓,并在楼内203室居住了近半个世纪。今天,得益于2014年底对于柯灵故居的一次细致而审慎的保护修缮,当我们去柯灵故居参观时,会发现柯灵一家的室内生活场景复原得很真实,仿佛他不曾离开过一样。除了故居纪念馆,这栋公寓的其他区域仍为居民居住,加强了这种真实感。
柯灵故居(摄影:寿幼森)
现代主义的相遇:1934年的卫乐公寓与1940年的玫瑰别墅
在看过了1931年的邬达克与1933年的奚福泉所设计的西班牙风格住宅之后,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复兴西路修道院公寓以东的两处现代主义的住宅:卫乐公寓与玫瑰别墅。
1934年,赉安洋行设计的卫乐公寓(原名卫乐精舍,Willow Court)建成。赉安洋行是上海现代主义建筑的弄潮儿,也是当时法租界内最负盛名的建筑事务所。赉安(A.Leonard)189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就读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1922年开始和他的合伙人保罗·韦西埃(P.Veysseyre)在上海开设赉安洋行,后来第三位合伙人克鲁兹(A.Kruze)也加入了他们的事务所。整个1930年代是赉安洋行引领上海近代建筑向现代主义风格转型的年代。同一时期,因为房地产开发的热潮,上海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公寓。与矗立于街角的同为赉安洋行设计的白赛仲公寓与麦琪公寓不同,卫乐公寓隐身于复兴西路花园之后,带有独立的汽车间与门卫房,定位更为高端,可谓一处独栋花园小区。
卫乐公寓为近代点状塔式高层花园公寓的代表之作,1994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卫乐公寓标准层为五开间单元式,户型布置灵活,有一室、二室、三室和四室户四种。立面正中,每层设一半圆形的挑阳台,成为该公寓立面的中心。外墙面底层采用水刷石饰面,一层以上原采用弧形划毛水泥抹灰。大多户型均有两居室共设的凹阳台,底层两户均有斜侧凸窗日光浴室。在落成之初,这里是沪上外侨的住所,后来也陆续住入华商、买办、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医生等。新中国成立后,这幢大楼成为文教干部和文化名人集中居住的家。
卫乐公寓(摄影:贺平)
在卫乐公寓完成三年之后,抗日战争开始。大量难民涌入租界,租界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孤岛。这反而促进了租界内房地产的畸形繁荣,而复兴西路一带的零星空地,在这一时期也被房地产商见缝插针地填满。
1939年至1940年间,孙科二夫人蓝妮在卫乐公寓边购地开发房地产,并邀请当时四位著名中国建筑师奚福泉、董大酉、陈植和赵深共同领衔设计了现代居住小区玫瑰别墅(复兴西路44弄)。其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奚福泉之外,陈植与赵深(同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当年是华盖建筑公司的合伙人,而董大酉(先后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则是1930年代“大上海计划”的主要负责建筑师。
玫瑰别墅的七栋住宅分列弄堂两侧,弄堂的尽端则设置有汽车库。如果说卫公寓是一个向垂直发展的花园洋房公寓,那么玫瑰别墅则是向水平延伸的小型花园洋房住区。它们的共同点是并不临街,低调而不显山露水。
蓝妮所居住的2号楼的建筑师为奚福泉。在为蓝妮设计的玫瑰别墅中,奚福泉设计了宽大的阳台,阳台栏板细节则有抽象中国斗栱之意涵。表现现代主义特色的还有别墅的转角窗与圆弧形墙面,同时建筑师们以鲜明的色彩墙面装饰弄内的环境。有趣的是,玫瑰别墅整体呈现代主义风格,从屋面俯瞰却为坡屋顶,别有上海风味。
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名人在玫瑰别墅住过,包括声乐家周小燕、越剧演员徐玉兰、电影演员金焰和秦怡等。秦怡和金焰与家人于1949年冬住进了玫瑰别墅2号楼,蓝妮曾经的寓所内。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奚福泉全家也曾在2号楼的低层居住过。据上海轻工业设计院蒋恩淇先生回忆,1982年秋天,蓝妮女士和女儿孙穗芬女士来中国时,曾看望奚福泉。1990年,秦怡离开玫瑰别墅,搬到吴兴路居住。而蓝妮则落叶归根住回了2号楼,直到1996年逝世。
复兴西路(摄影:贺平)
复兴西路在近代上海,俨然一个理想的居住后花园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一瞥复兴西路所留下丰富的近代居住建筑遗产。从区位来说,复兴西路在近代上海,更像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后花园。公寓与别墅构成了复兴西路主要的居住建筑类型,而西班牙风格与现代主义风格主导了复兴西路两侧的建筑样貌。而这背后,有着那一代在上海执业的建筑师们的集体贡献。这里,有美国、法国、俄国、匈牙利等国籍的建筑师的身影,也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身影。从中我们还看到了建筑师之间的“默契”与互动,比如邬达克与奚福泉联合塑造的生动而和谐的西班牙风的住宅街道界面,以及赉安洋行与奚福泉、董大酉、陈植和赵深一同塑造的花园洋房与公寓设计中的现代主义风尚。
可以说,中外建筑师们合力塑造了上海这一区域的城市景观,而这一城市景观的形成,也是业主的审美取向、社会的风尚、法租界公董局的规划控制等等条件下的综合产物。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近代复兴西路社区的业主与居住者背景也相当国际化。有趣的是,不少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们,也把自己的家安置在了复兴西路以及与复兴西路交叉的永福路(1935年辟筑)上。它们包括中国建筑师庄俊于1921年为自己设计的住宅(复兴西路45号)、建筑师吴景祥设计的西班牙风格的自宅(复兴西路246号)、建筑师范文照设计的现代主义风格的自宅(永福路)、建筑师过养默设计的装饰艺术风格的自宅(永福路125号—127号)以及奚福泉的永福路自宅等。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们在这个区域获得建筑设计项目,也安家于此。就像邬达克在1928年开始为租界以西的哥伦比亚住宅圈展开设计,并在1930年将自己的家安在附近的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一样。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建筑师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建筑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创造赋予城市建筑以特征,体现时代的风尚,另一方面,建筑师的日常生活也浸淫在其所塑造的城市空间之中。幸运的是,近百年后的今天,这些建筑成为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部分,编织起一道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今天当我们行走在复兴西路,除了令人愉悦的街道风景以外,回想这些沉淀下重重叠叠的生活往事也是城市漫步的乐趣之一吧。
作者:冯立(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设计总监)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