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举行。来自文学界、戏剧界、人文社科界的25位专家学者代表汇聚一堂,从“作家与剧院”“经典与时代”“剧场与城市”三个角度出发,共同为新时代北京人艺的发展建言献策。
▲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现场照。
“中青年将是推动北京人艺前进的摇船手”
独树一帜的北京人艺风格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究竟何为人艺风格?“在我的印象中,北京人艺就是游动在深海中的一条大鲸,从容而淡定,悠游而自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认为,无论戏剧、文学、演剧风格还是丰富多彩的戏剧美学探索,北京人艺都呈现出既有一峰突起,又有高度综合性的整体勃发态势。70年过去,这一态势如水盆显影一般更加清晰起来,剧院始终善于在历史中勘探现实需求,也善于在现实中整体把握历史的脉动与朝向,并能从人类的演剧创作结晶中汲取广谱的美学与精神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与生命样貌。
“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始终在思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死存亡、幸福安康问题,这是一个大剧院的文化自觉,也是一个大剧院的历史担当。”陈彦说道。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导演王晓鹰认为,贯穿人艺创作理念和成就的是一种诗化的现实主义——那是在焦菊隐先生戏剧诗的美学旗帜下,北京人艺艺术家长期认同并合力践行的艺术理想。“在这样的理想中,中国话剧艺术真正的现实主义基础不可或缺,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升腾走向现代,乃至走向国际。中国式的诗意挖掘,中国式的诗化表达,最终将走向具有中国艺术血脉和中国美学特征的诗化现实主义。”
戏剧教育家、导演艺术家、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回忆了北京人艺“建院四巨头”著名的42小时谈话、70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独树一帜的美学基石和戏剧新面貌的探索实践,并对人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祝福。徐晓钟认为,北京人艺特别需要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团结、沟通中青年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更进一步地和他们进行学术性的合作,比如为他们举行一些有意义的当下创作的学术研讨会。当使用他们的剧本、导演构思的时候,北京人艺需要热忱地组织学者和专家为他们的初稿讨论、研究,为他们具体地提出建议,帮助他们和学者们做一些学术交流。他认为,这是对中青年作家最直接、最具体的帮助。北京人艺将通过这样的方式,用自己的双手帮助中青年艺术家和剧作家成长、前进。而这些中青年,将会是推动北京人艺前进的摇船手。
▲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与会者合影。
“希望我们这一代朝着产生经典的方向去努力”
人艺70年历史里诞生了无数经典剧作,有的甚至被奉为代表中国话剧艺术的顶峰之作,以至于有人将人艺比拟成一座戏剧博物馆,弥漫其中的是沧桑的历史气息。如何把握尊重传统与创新求变间的平衡?又如何创造嵌入当代语境的新经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表示,希望北京人艺能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传承剧院70年来的经验、风格和传统基础之上,守正创新、海纳百川,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中国话剧艺术的新境界。“衷心希望北京人艺的全体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能继续发扬‘戏比天大’‘一棵菜’的人艺精神,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们的优良传统和人格风范,永远坚守对戏剧艺术的赤诚热爱,坚守艺术的理想,坚守戏剧的品格,不断磨砺自身,成为新时代的艺术大家。”濮存昕说道。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冯远征表示,北京人艺从建院到现在,一直没有停下探索,并且始终秉持着这一份初心。经典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北京人艺的《茶馆》《雷雨》等剧目,都诞生在特定的时代,经过时间的检验,在今天仍然能够在舞台产生对当代社会的折射,从而成为了经典。北京人艺仍在努力探索一些好戏,而时间会考验其最终能否成为经典。“时代赋予了我们很多使命,很多事情是必须去做的,但是怎么做尤为重要,需要我们更深入地进行探讨和挖掘。人艺近年上演的《司马迁》《玩家》等剧,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创作与调整的过程,我相信这些作品如果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保留剧目,经常上演,经常被演员和导演去打磨的话,就可能会成为经典。”冯远征说道,经典的诞生需要扎实,需要有根基,需要真正走到生活当中去。北京人艺是一个既有自己优秀传统,又有开放精神,同时又能够拥抱生活的剧院,“我也希望我们这一代朝着产生经典的方向去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田卉群回忆,首都剧场让青年时代的自己第一次感到了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之外的诗意的世界。艺术家们可以在舞台上重建一个世界,并做出举重若轻的呈现。在她心中,北京人艺的经典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巅峰,让观众去审视和沉浸在其中。如今观看人艺的许多新戏,她感受到人艺也正在试图攀登新的高峰,探索戏剧的更多可能。“在人艺铸造经典,面对时代的同时,我也特别希望人艺能加强对青年人的关注、教导和培养,让人艺的经典戏剧不仅仅实现在舞台上,也能够置于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公民的教育体系之中。”
▲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现场照。
“北京人艺同时具备了剧团、剧场、闹市三合一的条件”
剧场不光是承载演出的物理场所,也扩展着一个城市的精神空间。70年来四周变化如流水,唯有坐落在王府井大街22号的首都剧场仍屹立不变,成了北京的地标性文化建筑,也见证着北京人艺的沧桑历史。如今,首都剧场侧畔又新添了一座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越来越大的剧场空间不仅能将戏剧带给更广泛的观众,也为戏剧创作、对外交流提供了更多探索游弋的空间。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廖奔说道,自城市有剧院以来,城市与剧院的关系就成了地域生态的显现。每个城市都会有不同剧院甚至许多剧院,但一个剧院能够完全具备剧团、剧场、闹市三合一的条件,并且长期固定70年不变,氤氲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与一座城市建立起物质与精神血肉相融的关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可谓得天独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也认为,剧场是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成长起来的,剧场的出现跟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剧场在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发展提升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首都剧场中,上演了很多经典的剧目,如果没有这座剧场的存在,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剧目能达到今天的这种效果,或者说能传承和保留到今天。剧场是一个孵化器,是培养创作人才的阵地,也是我们实现高水平创作的一个平台,所以观众在这里边既有乐趣,又可以思考很多问题,接受一些教育。”刘萍说道,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落成,为北京人艺的戏剧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希望我们能拿出更多更好的剧目,让剧场发挥它的作用,希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建院70年之后的今天再接再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卢向东则总结了北京人艺70年发展历程为剧场创新带来的四方面启迪:第一,剧场的创新是多维度的;第二,要充分认知当下的文化跟社会的基本状况,是我们剧场创新的一个重要的背景;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戏剧艺术跟演出场所合一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跟文化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模式;第四,文化交流与碰撞,是实现剧院跟城市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吸纳不同群体的共同利益、不同类型的剧场跟城市的合理要素,不固步自封,才能够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彭丹
图片:李春光/摄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