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观看更多《空虚时代》相关介绍
《空虚时代》
[法]吉尔·利波维茨基 著
倪复生 译
万卷出版公司2022年3月出版
后现代社会喧嚣无比,但当我们偶然四顾,却发现喧嚣尽处,一片虚无。作者力图从纷繁乱象中为“我们终将去往何方”找到答案。从自恋、冷漠、诱惑、空虚、幽默、暴力等一系列元素入手,结合阶级、性别、代际等不同层面的研究,采用大历史视野,将充满变革的现代社会放诸整体文明进程中进行考察。作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本书如同一面镜子,不但能分毫毕现地照映当下,还能预言未来,为每个想要清醒面对世界的读者,驱散空虚,充盈心灵。
>>内文选读:
什么在瓦解这个时代?
当人们体验到旷工的乐趣并醉心于假期、周末以及享乐之时,当退休成为百姓的一种渴望甚至是一种理想之时,谁还会崇尚劳动?当离婚率越来越高,夫妇变得随时可以“好合好散”,谁还会崇尚家庭?诸如此类,谁还会崇尚勤劳、节约、敬业、权威以及敬畏惩罚呢?
在教会遇到了后继乏人的窘境之后,工会也遇到了同类问题,声望下降。法国在30年之内,参加工会的比例从50%锐减到如今的25%。疏远的浪潮波及面极广,各种体制都失去了先前的荣耀,失去了情感上的号召力。所有体制,所有存续下来的伟大价值观、信仰,都渐渐脱离了实体。
上帝死了,伟大的信念湮灭了,但是“全世界都不在乎”。
这是一种全新的虚无,它脱离了虚无主义或世界末日范畴,悄无声息地进入你我的生活,且难以捉摸。
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虚无,既无灾难,也无悲伤,既不绚丽夺目,也不再是死亡或者乌有。
它不同于“被动的”虚无主义,也不为普遍的虚无而感伤;同样,它也不同于“主动的”虚无主义,也不会为此而自我毁灭。
尼采所分析的欧洲虚无主义是对所有高尚价值观的极度贬低以及意识上的虚无。而后现代的虚无则完全由冷淡而起。
意识的空泛,理想的破灭,并未导致更多忧虑、更多荒诞以及更多悲观。后现代是一种旨在放宽并解除情感约束的体系,受集体约束的欲望由此得以松绑,能量由此得以释放。
当代一些伟大的作品及美国的超现实主义等,多少都揭示出这样的时代精神。
无须多言,锃亮的车身、耀眼的橱窗、巨大的塑像、褶皱的布料、马匹与奶牛、镀镍的摩托、城市的全貌,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被细致地、冷漠客观地刻画出来,既无不安也无揭示。
通过冷眼对待动机、意识、特殊的幻境,超现实主义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游戏,唯一的乐趣便在于制造障眼法及轰动效应。
面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浮浅的时尚、享乐与广告,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不再让人悲伤,对立本身也不再激烈。在追求轰动的年代,严格的二律背反,如真与假、美与丑、现实与虚幻、意识与无意识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对立变得“浮游不定”。
至此,人们才意识到,今后一种既无目的也无意识的生活方式是可能的,就如一组快镜头。
尼采曾经说过,“无论什么意识都比没有意识要强”,如今连这个也不再正确了。
冷漠不停滋长。在教育领域尤其明显,且无可匹敌。
几年来,教师的声望及权威正在急速消逝,教师的话已不再神圣,普通又平凡,与传媒同处一个级别。教育是一部被学校的冷漠中性化的机器,而这种冷漠则是由注意力的分散以及对知识的历史怀疑主义造成的。
如今,所有教师都在抱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种不集中仅是冷淡、随意的新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电视观众的意识完全一致,也即可对一切着迷或对一切都无所谓,可以同时既兴奋又冷漠,这是一种被新闻超饱和了的、可选择的、发散的意识,它与“内在坚定的”积极有为的意识正好相反。
教师们感到巨大的不安。对于知识的疏远富有意义,远比厌学的意义要大。
高中不像营房,而像荒漠,学生们过着呆板单调的生活,缺乏激情或兴趣。因此,要不惜代价对此进行革新,但结果却是变本加厉的创新、互动、教研让学校纷扰不断,因为学校越要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则越难以忍受这种空虚的地点。
“我”已经被分解为有着各种残缺的各种倾向,暮气沉沉的社会现实便是冷漠的“我”的真实写照。
意志的终结与纯粹冷漠的时代是相辅相成的,也与一些伟大的抱负和事业的消失是一致的,而为了这些抱负和事业,曾经连生命都值得奉献。如此一来,结果便是“即刻拥有一切”,而不再是“超越障碍,飞向星际”。
政治界也同样,如在美国屡见不鲜的高达40-45%的投票弃权现象,并非“非政治化”所致。公民们一直对政党及选举“感兴趣”,但他们同样也对赌马博彩前三名、周末天气预报及体育赛事结果感兴趣。
政治步入了追求轰动的时代,意识形态上的审慎与良知受到清算,取而代之的是广泛的猎奇心态,受一切或者不受一切事物所左右。
在政治家眼里,大众传媒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政治只有借助信息传播才能发挥影响力,如今只有采用个性化的讨论、答辩等活跃的风格,才能及时吸引选民的注意力。内阁官员的声明不再比报纸专栏文章更有价值。
从政治到“花边新闻”,没有了等级之分,娱乐性大小决定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如今社会不存在什么优先权,没有确切的规定,也没有什么中心,它只有一系列等效的激励与“选择”。自此,后现代的冷漠产生了,一种因过度而非不足、因超激励而非惩罚引起的冷漠。
作者:吉尔·利波维茨基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