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 记录的晚清1842-1873》
沈 弘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年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它们大多是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其中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书摘
鸦片鬼的堕落历程
《伦敦新闻画报》第33卷,第950号,1858年12月18日,574-575页
作为对本报特派画家最近发表的各种中国生活速写的适当补遗,我们特向本报读者奉献出一组反映抽鸦片的恶果的版画插图。它们是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的,这位画家的绘画技巧娴熟,并以中国画家所特有的精细工笔和丰富色彩而著称。由于篇幅的局限,本报只能采用原作中不到一半的图片。
▲第一幅鸦片浸膏的制作过程
第一幅插图表现制作鸦片浸膏的过程。本报读者也许已经意识到,中国每年要从印度进口7万多箱鸦片,所有这些鸦片都是通过恶意迎合人们的嗜好而消费掉的。鸦片贸易主要掌握在英国和印度帕西商人的手中。他们将鸦片卖给中国的代理人和商人,再由后者加工成可供人们消费的鸦片浸膏。这一过程包括好几道煎熬浓缩、过滤和脱水,直至浸膏变得跟黏稠的糖浆一般。然后鸦片商便将这样的鸦片浸膏零售给鸦片馆的主人和私人消费者。我们的这幅插图表现鸦片行的两位合伙老板正在监督他们的工匠制作鸦片浸膏,为了方便工作,工匠们把辫子盘到了头顶上。
▲第二幅正在抽鸦片的丈夫
在第二幅插图中,有一个中国人在抽鸦片。从屋内家具和身上衣服来判断,这个人家境殷实。他的妻子坐在床上陪着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烟杆。有一个奴婢站在一旁伺候,手里端着一个盛有米糕的盘子。读者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抽鸦片的方式跟抽烟是不同的。抽鸦片的人躺在床上,头下垫着枕头。他用手拿出一小块鸦片膏,放在烟枪的管嘴里,然后把那个烟枪管嘴放在油灯的火焰上烘烤。油灯的热量将鸦片转化成烟雾之后,就被吸食者深深地吸入肺中,在那儿停留一会儿以后,再通过鼻孔和嘴巴吐出来。这样吸入身体的鸦片起初会给人一种愉悦和提神的刺激,并带来一种虚假的活力。然而吸食者很快就会变得软弱无力,无精打采。为了要造成那种愉悦的效果,人们就得不断地吸食鸦片。一旦上了瘾,各种恶果便马上就出来了。吸食者的肢体和内脏会感觉疼痛,会变得没胃口、失眠、憔悴、和惊恐不安,而整个人的道德、精神和身体全都会垮了。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会信任一个瘾君子,他们认为这种人会犯下任何罪孽。到后来,这种最初用以取乐的方式变成了一种只是为了解除痛苦的手段。这个不幸的鸦片鬼如果不能按时吸食到这种毒品,就会变得痛不欲生。为了得到鸦片,他不惜出卖衣服、家具、妻子、儿女。倘若得不到鸦片,他甚至会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他的痛苦。而假如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鸦片,充其量也只是将其痛苦的一生延长了一小会儿。
▲第三幅鸦片鬼卖光了衣柜里所有的衣服
第三幅插图—鸦片鬼在花光了所有的钱之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靠出卖或典当衣柜里的东西苟且偷生。当妻子报告衣柜已经空了之后,他懊丧不已。跟其他东方人一样,中国人的财富往往是由贵重的衣服所组成的。每当遇到紧急事件,或为了满足某种奢侈的嗜好时,人们往往就会诉诸卖衣服。
▲第四幅鸦片鬼卖掉了家里所有的家具
第四幅插图—在卖完了贵重的衣服之后,鸦片鬼接着就开始卖家具,用极贱的价格来换取继续抽鸦片所需要的钱。
▲第五幅鸦片鬼向妻子和女儿乞讨买鸦片的钱
第五幅插图—家里的东西都卖完了之后,鸦片鬼就完全依赖于妻子和孩子织布所挣来的微薄收入。图中因犯鸦片瘾而痛苦不堪的鸦片鬼正低声下气地恳求妻子和女儿给他买鸦片的钱。
▲第六幅 鸦片鬼的结局
第六幅插图—我们在图中看到了鸦片鬼的最终结局。在疾病和痛苦的折磨之下,鸦片鬼中年夭折。他的妻子和兄弟正在哀悼躺在破席子上的鸦片鬼。他的尸体旁插着几根香,并摆着几块米糕,以作为祭祀死者的供品。
上面这组版画插图表现了中国人自己对于抽鸦片所造成恶劣后果的看法。可靠的见证人向我们保证,这些插图绝无丝毫夸张的成分。图中所表现的“堕落历程”对于那些有鸦片瘾的人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假如在一千乃至一万个人里有那么一个鸦片鬼的话,我们便不会羡慕靠鸦片贸易得来的财富。我们不禁将其视为英属东印度政府名誉上的一个污点,因为后者主要是靠种植和贩卖鸦片来得到其岁收的。鸦片尽管是一种珍贵的药品,但对于那些将吸食鸦片作为嗜好的人来说,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每一个对于别人怀有善良意愿的人都必须衷心祈愿,以禁止这种给无数中国家庭带来贫穷和死亡的鸦片贸易。
>>作者简介
沈弘,浙江大学外语系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著有《晚清映像》《抗战现场》《中国长城》《中国十八省府》《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