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总会有种种困惑:当孩子情绪不振时,到底该施予援手还是放手“静一静”?究竟是当“虎妈”还是“羊爸”?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疫情之下,这些问号更是盘踞在居家网课环境里,近距离亲子相处的学问成了许多家庭的必修课。《家是另一个学校——给父母的12种家庭教育能力》《父母的5堂必修课:家庭教育的心理学智慧》《父母如何做孩子习惯好:在爱与管之间培养孩子》等著作指出:不妨放下“木匠型”爸妈的执念,做“园丁型”“成长型”父母。
“过去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比喻:孩子是一张白纸,未来图画的美丽或丑陋是父母描绘的结果,孩子需要我们去训化、去教导、去塑造。这种观点里教育是单向的,现在我们更多地认为孩子是独立的存在,他拥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角度。家长必须看到孩子是教育活动中一个主要的变量,影响着各个环节。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属于自己的内在使命。”教育专家、注册心理师张雯希望家长通过对“元能力”的学习,促进自我反思和建构能力的提升,成为新时代有思辨能力的父母。
呵护天性,避免一心把孩子雕琢成自己希望的模样
有声音认为,当下家长的一大痛点,就是偏执地认为“我们可以把孩子培养成预设的模样”,结果过于纠结孩子的早期成就和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其个人兴趣、成长规律和身心健康,闹得身心俱疲。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母,刘晓、程毅合著了《家是另一个学校》,书中建议:我们要放下“木匠型”父母的执念,不要一心想着要把孩子雕琢成自己希望的模样;更应给孩子成长空间,做“园丁型”父母,呵护孩子的天性和特色,多鼓励孩子追求热爱的事情。“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意义。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把时间轴拉长到人生的长度来看,孩子热爱的事情一定有其价值和意义。”书中提炼分析了12种家庭教育能力,比如突出陪伴,让管教更科学,形成丰富的家庭精神家园。
刘晓打了个比方:家庭本身就是一所大学堂,父母应和孩子一起成长。她结合多年育儿经验分享了“私家锦囊”。比如,睡觉前她会拿出笔记本写每日反思,分别列出“我最近要少做的事情”“最近要多做的事情”。前者包括提高嗓门跟孩子争辩;把孩子的周末排得满满的;跟孩子说话态度严肃,没有笑脸。经过反思,她决定做出改变——每天给孩子写一张感谢条;每天跟孩子有15分钟独处时间,专心聆听;每天给他一分钟的拥抱,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多么欣赏他。
而家庭教育的另一痛点是如何跳出惯性思维。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容易产生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听谁的呢?家长们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表现出比以往信息匮乏年代更多的迷惘。一些父母有时候会陷入‘越学习越迷茫’的泥淖,知道的管教方法越多,应用起来似乎越没有效果。面对困惑,并没有一套教育理论或者方法可以套用到所有孩子身上。”有学者提醒,世界和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却大多建立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上,或者沿袭上辈人的教育理念。在刘晓看来,现在养育孩子是一项艰难的工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只有不断学习,换位思考,从更高层面理解家庭矛盾的根源,批判地接收书本上的信息,针对个人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与其在孩子身上使劲儿,倒不如在自己身上使劲儿
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与孩子特别是跟青春期少年交流需要技巧。教育,不能只有教,没有育;不厌其烦讲大道理并不是沟通,遇到性格强硬的孩子,还会适得其反。针对常见的家庭教育困扰,《父母的5堂必修课:家庭教育的心理学智慧》从心理发展的视角给予分析探讨,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本质,帮助父母看到自身成长的空间,从家庭关系视角提供综合的解决途径。
“很多人对情绪的认识有误解,常常认为自己应该修炼到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好的,但其实不是。”张雯认为,我们需要保有丰富的情绪感受力,同时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因此与孩子沟通时,拥有较好容纳能力的父母意味着能接纳孩子的本性,对养育过程中的挫折有一定承受力,能容忍未知的和不确定的事件,并努力理解和消化来自自己、孩子以及双方关系中的种种反应。
因此,作为父母,与其在孩子身上使劲儿,倒不如在自己身上使劲儿。正如印度先知萨古鲁说的,只有把自己照顾好了,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的地方,“虽然我也认可技术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重要性,但方法一定要为理念服务才行”。张雯结合她平时接触的咨询案例强调,这个时代的家长缺少的不是具体理论和方法,而是缺少自己对家庭教育中一些本质问题的思考。有些困境的破解,不是依赖技术方法,而是需要家长认清自己的特点和长短板,突破人格层面的局限,从自身成长角度带动问题的解决。她呼吁:让家长们有机会看见真实的孩子,同时也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