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牡丹亭》之后,喜爱之余,我始终困惑,极强烈地想透过作品向汤显祖先生借问一声:至情,真的值得么?我笃定地相信,这绝非我一人的困惑。”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黄锐烁借作品发问,“这是个情感稀薄的时代吗?”
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紫藤花开研究生演出季、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原创话剧《借问汤先生》日前在上海橙剧场·可当代艺术中心结束首轮演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戏曲韵味的话剧演出,博得了诸多好评。
该剧由上海勿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栗夏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黄锐烁担任编剧、导演,朱彭彭和栗雪宁担任制作人,受到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的大力支持。
《借问汤先生》一剧的创意是由明代戏曲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及其传播的历史引发的。本剧讲述了明万历年间,在徽州休宁一带,有说书人柳三生传讲“牡丹故事”,勾动春情无数,杜青玉即是其一。宦官李公卿在朝堂斗争中落败,放逐归田,借整治朝纲之名,抓捕柳三生,以搏再上青云之路。不料发现其妻杜青玉与柳三生的隐秘情事,却如真似幻,真假难辨。而杜青玉为救如真似幻的情郎,也早将一碗毒汤,端向了李公卿……
自2015年创作初稿至今,编剧黄锐烁曾三易其稿。每一个版本都是对四百年前《牡丹亭》的互文式写作。在剧中,他借说书人柳三生之口,以“草蛇灰线、雪鸿泥爪”的方式将《牡丹亭》的故事铺陈进剧本里,两个文本“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借《牡丹亭》的余响,浇当世人之块垒。“牡丹还魂记”成为了剧中的一个引子,一种映照,创作者意图在《借问汤先生》与《牡丹亭》之间构建起一种彼此勾连却似是而非的暧昧状态。
《借问汤先生》的结构也借用了戏曲的创作思维。黄锐烁介绍道,戏曲独特的点线式结构不仅令舞台时空得以自由流动,更在故事与情节之外,营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化境;而戏曲中的意象及意境构筑着戏剧美妙的写意性与诗性风格,其强烈的抒情特质更是召唤着现代人的性灵。
制作人告诉记者,不论是作品的舞台设计、灯光的使用,还是音乐的创作,都尝试破除极为机械化、概念化的创作思维,在话剧呈现中融合戏曲的元素,又不失现代的表达,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带领观众走进精神和情感自由的境界。
有观众走出剧场时感叹:“这是一部很有韵味的作品,点到为止,留下一些空白,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情愫和个性,他们像是被命运交织在一起一样不能分离,没有太过激烈的大喜大悲,但是余味悠长。”
剧照由《借问汤先生》剧组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