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演出、12部佳作、19.3万线上参与观众……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文汇报社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于12月16日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小剧场作品在位于“演艺大世界”核心区域的长江剧场和宛平剧院上演。今年是展演诞生的第七个年头,也是升级“国字号”的第三年,经过近些年的精心培育,小剧场舞台上结出了哪些“戏曲之果”?未来的进步方向又在何处?在12月17日举行的研讨会上,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为演出作品问诊把脉,共同探讨小剧场戏曲的发展前景。
黄梅戏《美人》、粤剧《金莲》、昆剧《白罗衫》……在今年展演的部剧目中,有不少作品选择了常见于戏剧舞台上的中国传统故事,可贵的是,创作者选择“旧瓶装新酒”,赋予了传统新的魅力。“这种力求从新的视角开掘故事、刻画人物、寻求新意表达的‘求新’精神是很可贵的,也是这个平台的价值追求。”上海戏剧家协会顾问沈伟民表示。
文学作品、经典名著是戏剧创作丰富而多彩的土壤,小剧场的戏曲创作更是如此。在前几届的展演中,都能看到通过文学作品、名家经典改编让人耳目一新的成功案例。今年首度亮展演的蒲剧便带来了改编自古希腊经典悲剧的《俄狄王》,引起了专家的关注。“作品一方面用戏曲手段表现出了中国版的《俄狄浦斯王》,另一方面又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如穿越、回忆以及通过大段的唱腔把剧中重要的情节表现出来,使戏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让人深思。”上海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表示。文艺评论家李守成认为,在《俄狄王》中,山西梆子的高亢和希腊悲剧的沉重、悲凉无缝衔接,希腊悲剧的唱词巧妙转化成蒲剧的唱腔,体现了中国戏曲语言诠释世界故事的特点。
小剧场空间虽小,但却是青年戏曲人才的“福地”,在不大的舞台上总能看见大胆、具有实验性的作品。昆剧《白罗衫》中的音乐改良、豫剧《南华经》的文本创新都是研讨会上的高频词。“《白罗衫》音乐的改良使昆曲不那么陈旧,催人昏昏欲睡,只有沉浸在昆曲里面的人,才能完成昆曲的音乐改良。”文艺评论家方家骏表示。在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郭晨子看来,《白罗衫》中大提琴的加入使得音乐柔和了很多,甚至变得洋气、都市了很多,对于刚接触昆曲的年轻观众相当友好。
上海历来是全国的戏曲大码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戏曲人才到这里“闯一闯”,而小剧场作为戏曲中年轻的一脉,更能体现当下传统戏曲的前沿动向,这些作品的到来也为上海的演艺市场增添了勃勃生机。“近年来,小剧场戏曲已经成为城市中很重要并且能够引起话题的文化热点,小剧场戏曲和上海这个国际文化大都市实现了交汇,展演聚集了全国的优秀小剧场戏曲作品,‘码头找船’的做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船靠码头’现象。”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表示。
作者:王筱丽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