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潇湘卧游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世纪之交,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岌岌可危。内忧外患的乱世中,数不尽的国宝流失海外。究竟有多少国宝,经谁人之手,以何种方式,以多高的价格,流落于何方?
《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从一位日本学者的角度,以义和团事件为焦点,考证了在中国传统王朝崩溃的过程中,中国文物如何外流于世界,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物外流如何影响了流入国的传统审美意识,又如何参与了传统审美意识的近代化转型。用100余篇亲历者的证言、100余幅图片和20多个表格,具体而微地追踪中国文物外流的蛛丝马迹。
日本著名文物研究专家富田升教授毕业于鲁迅曾经就读的日本名校东北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系,精通中文,是中国近代史和文物研究专家。读富田先生的著作,你不但可以了解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也能掌握国宝流失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富田先生还精辟地阐述了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国宝,是如何让日本近代鉴赏美术发生了转型,又是如何让世界形成了中国鉴赏美术的热潮,让中国美术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熠熠生辉。
▲《近代国宝海外流失录》
[日]富田升 著,徐二红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书摘
义和团事件与山中商会
义和团事件时期的文物流出与山中商会有着怎样的关系,定次郎究竟志向何处呢?
当时,兼任山中商会首任社长的是同族箺篁堂(角山)山中吉郎兵卫。虽然吉郎兵卫在煎茶具销售上投入了很大力气,但收效甚微,而且不久之后作为本书重要主题的青铜器成为收藏家们最热衷的器物,茶具已成往日旧谈。同时青铜器也是住友春翠成为收藏家的契机。不过,详细情况下章再述,此节将介绍定次郎和义和团事件的关联这一暗线。
该情节是《山中定次郎传》介绍“十八体观音”中的一段,内附照片。因为是短文,现原封不动抄录于此。
庚子事变时,我(定次郎)从德军手里买了十八尊观世音镀金佛,高一丈至一丈二尺。六尊运往美国,六尊送到东京,剩下的六尊寄放在京都现在的恩赐博物馆。这么大的佛像足足有十二尊,运到日本时,不少同行都很吃惊,并且说“天山先生个子虽小,买的却都是大件”。这个镀金佛的金层,镀得很厚,仅仅刮取佛像后背的金粉就足够打成三四个大金戒指了。
可惜的是,单凭这篇文章和照片,很难弄清这十八尊镀金佛购买时的情况和流转至今的过程。在此我也仅是希望能够确认定次郎和义和团时期文物流失的关系,以及那让人浮想联翩的定次郎生意手腕和众人对他的评价。而真正证明定次郎在古董界地位的,应该是辛亥革命后那次恭亲王的藏品交易。
▲购入十八尊观音像时的山中定次郎[明治三十五年(1902)]( 引自《山中定次郎传》)
一生的赌注—— 恭亲王藏品收购
亲王家文物流出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最显著的事例莫过于恭亲王。从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持续到次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大约1912年3月,除了书画类外,恭亲王家历代藏品几乎都被山中定次郎一并购入手中。这是恭亲王感到政局不稳而尽早将藏品出手的举动。
其花费金额,尚不明确。但是通过像“这并不是十万或二十万的小数目”,“无论是怎样的商人,这样规模的生意,一生不会有第二次”(《山中定次郎传》)这样的表达,此次收购规模可见一斑。而对于战前的山中商会而言,这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具体内容如下。
…… 被拉到恭亲王府后,只见相当宽敞的宅邸内一排藏宝库,专门存放如意的如意库、收藏书画的书画库、存放古铜器的铜器库,等等,有数十栋…… 仓库内的珍宝约有一半已是灰尘累累。光是翡翠首饰都非常惊人,一粒都能卖到四五千日元的上等翡翠,他们却像抓豆子或糖豆一样,随便抓两把过来:“这些货,你出多少?”
▲古月轩“梅花纹盘”(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光凭山中的回忆录,就能充分想象亲王家不可估量的财富,以及山中商会巨大的收购规模。其规模甚至可能以百万日元为单位(后述)。该金额即便是与之后要讨论的辛亥革命时期每年的古董出口额相比,或是与民国十三年(1924)清皇室以古董为抵押,向北京盐业银行贷款高达80万相比,也毫不逊色,其规模之大,一目了然。细节将在后章再述。
山中商会收购藏品一年后,便于1911年春季在纽约和伦敦几乎同时举办了拍卖会。纽约全部展出品为536件,销售额合计276000多美元,简直是规模空前。伦敦拍卖会以玉、矿物类为主,展品总数为211件,拍卖额为6255英镑左右。比较这些数字可知,恭亲王藏品,大部分都是在美国拍卖出售的。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字都很好地说明了恭亲王藏品及其拍卖的巨大规模。可以说这个拍卖是山中商会为世人所知的最佳机缘。
▲山中“世界美术展”现场情形( 引自《山中定次郎传》)
但是,此处笔者突生疑惑。仔细想想,在纽约和伦敦拍卖会的销售额仅各有60万日元左右,这与传记的记述相比,总给人不大相称的感觉。大正三年(1914)三月发行的杂志(《书画古董杂志》69号)中的记载值得关注:“有人说这次大阪山中商会180万日元买进的书画古董,在美国卖到了250万日元。”这180万日元的巨额数字是否指的是恭亲王藏品尚未可知,内容本身也许不可信,但是,这几乎与拍卖会同时期的传闻,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结论上来看,虽说恭亲王藏品拍卖确实达到了相当规模,但根据传记和展品总数等来看,视为定次郎的天王山之战,规模还是太小。如果任我大胆推测的话,从买入到拍卖举办的一年中,通过店面或者私下个人销售等方式,我想已经卖出相当多的部分,拍卖的应该都是剩货。这样的话,与其说是拍卖,不如说是甩卖。
山中商会及定次郎此后纵横世界古董收藏界的精彩故事将在后文详细介绍。此处暂且只介绍作为“中国→世界”型最大的典型事例,即定次郎亮相世界舞台的恭亲王藏品收购与拍卖。
作者:富田升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