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至20日,陶身体剧场将带着第11部数位作品《11》,登录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新作通过独特视角,与观众一起探索身体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
《11》是编舞陶冶的第11部数位作品,也是时长最长的一部,约为60分钟。以陶身体的运动方式,以往超过30分钟的作品已是极大挑战。此次,他们将通过段落推进和即兴的引入,尝试突破极限。《11》的创想如同字符上的对称,两个“1”既二元对立,又左右相生。在作品中,舞者们处于既限制又开放的规则设定中:下身限定,上身即兴。他们将在各自路径里左右往返——下半身的走向、步伐,乃至胯骨转动的空间、膝盖朝向的方位都经过严谨编排;而上半身,从脊柱延展,到肩、肘、腕、头部,舞者可以根据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随机舞动。
2008年,陶冶、段妮、王好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全职的现代舞团,这便是最初的陶身体剧场。自成立十多年来,陶身体剧场陆续席卷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余个不同艺术节。作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陶身体一直以独特的创作形式与理念,活跃在各方舞台。陶冶表示,舞蹈有一个思辨、提问和回应的过程;对他来说,更是一个认知世界的通道。
在陶身体剧场的作品中,容纳了波涛起伏、理性简约,乃至生命循环……这一切都来自陶身体剧场独创的“圆运动体系”。陶冶受东方思想启发,结合个人舞蹈风格,首创了“圆运动体系”,创作“数位系列”作品《重3》《2》《4》《5》《6》《7》《8》《9》《12》《10》《11》——这些编号有别于常识中的数字排列顺序,它们是为了展现数字形态与身体运动之间的微妙联系与相互投射而生发。
一部陶身体剧场作品所赋予观众的想象空间,很难用一个名字或一组词句来概括。鲜明的阐释反而会让观众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在观演前就局限了作品的理解方向。所以,陶冶有意删除了许多可能引发观众做出反应的情感元素,使作品的生命力得到更多元性的发展及延续。中国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曾评价:“陶冶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之舞,令人赞叹、引人思索。我梦想可以编出这样的舞作,同时知道自己办不到。”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与陶身体剧场的缘分始于2016年。此后,陶身体剧场曾多次受邀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数位系列作品《4》《5》《6》《7》《8》《9》《10》,展现了简洁清明,却又无边无际的舞台艺术魅力。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看来,将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作品完整地呈现给观众,是对陶身体的舞蹈理念和品牌追求的认同。在这些年的合作中,文化广场也逐渐培育起了一批陶身体的垂直观众。作品与剧场、观众是持续养成的,从而让彼此的对话与理解都越发深入。在剧场,用更系统的方式去呈现作品;在台下,发展特别长情和深度的战略关系,把艺术创作从内部释放到外部。
作者:宣晶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