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建筑毋庸置疑是文化演进的载体和固化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一定会通过它的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永久的记忆。上海正是这样的一本大书,徜徉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建筑之间,上海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想象都在眼前流动着等待每一个有心人去发掘。
上海这座魔都所有的不仅仅是见证了百年沧桑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也不仅仅是法租界吸引你不断探秘的大小弄堂里的名人故居,它作为一座在东方崛起的世界都市,代表着21世纪范式的创新之城,上海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当代文化的新的亮点,支撑着对城市未来的想象与期待。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新天地为全国贡献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范式,让全国各地开始意识到历史对于保护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之外也能为城市创造经济的价值。传统的城市里弄成为了上海当代新的时尚街区和旅游的目的地。
进入21世纪,世博会为上海带来建筑文化的新高度,全世界的设计师在上海这座东方魔都展现他们的奇思妙想,英国馆、丹麦馆、荷兰馆等一系列世界最新设计理念的集中呈现让上海人民不出国门能够再次领略当代万国建筑的风采,也让建筑的创新和对当代科技文化最新进展的反映成为全市观众和媒体关心的话题。
最近十年我们见证了徐汇西岸地区为城市贡献了新的文化艺术地标。龙美术馆在既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创造了素混凝土美学的一座经典,用当代的建筑语言再现了可追溯到古罗马经典时代的连续拱券和穹窿的震撼空间。油罐艺术中心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巨大室内类型,把一系列废弃的油罐打造为独立的展厅,在这里不断上演声音和视觉的盛宴。蓬皮杜美术馆在西岸的进驻标志着上海在当代文化艺术、设计、建筑的领域攀上世界的潮头,国际重要的媒体多为此称赞上海成为纽约伦敦之后新的世界文化艺术之都。
继西岸之后,两岸贯通的滨水公共空间成为上海这座城市新的客厅,浦东和杨浦为这座客厅贡献了新的设计案例。杨浦滨江更是将公共空间的景观品质提升作为和建筑单体一样重要的方面。绿之丘这样的建筑创造了景观建筑学的新范例,在原有建筑上切削式的减法形式操作将原有遮挡滨江岸线景观的厂房做了调整,向滨水岸线层层跌落的退台空间使得建筑成为了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建筑和景观共同奏响空间和环境品质的奏鸣曲。
如果说公共空间高大上的文化建筑更多创造了城市新的形象,那么近年来广接地气深入社区的大大小小不断涌现的城市微更新项目更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感受到建筑的魅力,感受到建筑为每一个普普通通个体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从衡复微空间、昌里园,到永嘉路309弄口袋广场,一系列在家门口的建筑和景观微更新项目,在“高大上”的文化和公共建筑之外探索了一条更“接地气”的建筑实践道路。寻常巷陌的烟火和日常性的点滴为这些项目营造了特殊的可感知的近人尺度。而在细微之处为人服务的理念更是让普通的市民有机会在家门口阅读和体验新建筑、新地标的魅力。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很多文化地标同时也是建筑的佳作。陆家嘴的浦东美术馆以及三大文化建筑最近以及不久将陆续建成开放。这些从大到小不同尺度、服务不同对象的为人的建筑,才是这座城市最值得炫耀的资本,是它们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上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之都和设计创意之都,它为当代中国的当代城市文化贡献着新的案例,也为每位身处其中的当代人提供了阅读品鉴的对象。
作者: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编辑:范昕
策划:周敏娴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