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再到《摘金奇缘》《尚气》,好莱坞为何一直能借东方题材疯狂捞金?从《燃烧》到《小偷家族》,再到《寄生虫》,为何日韩电影近年来能拿奖拿到手软,征服全世界无数观众?
电影学者、专栏作家、编剧必读经典《故事》的译者周铁东从文化、政策、市场等角度拆解全球电影产业生态,指路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十年”。《号脉电影》是作者直击行业症结,精淬30余年行业经验,借力好莱坞十年职业生涯,深入挖掘卖座大片、影展佳片背后的内容逻辑、文化心理、运作机制,深究类型片本质的重磅文章精选结集。在这些文章里,他起底超英电影宇宙,细数网飞“发家史”,戳破内容行业互联网思维骗局,分析商业背后“二八定理”,复盘《英雄》《心花路放》《赤壁》《长城》《一代宗师》等国产大片的海外之路,揭秘好莱坞“大明星原来不拍广告”“不花一分钱就能拍大片”等有趣内幕……总之,本书将带你解码好莱坞及全球电影市场,探秘文化、资本的深层逻辑,洞察行业发展变化,刷新看电影的思维视野,反哺创作,让我们更好地讲出更有影响力的“中国故事”。
《号脉电影》
周铁东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先睹为快>>
“网大”,毫无言说价值的兑水饮料
如果电影是甘醇,那么商业片可称烈酒,艺术片则是葡萄美酒,垃圾烂片无非是酒精甚至是工业酒精。
据悉,腾讯视频以每集 900 万元的价格买下《如懿传》的网络版权,成为推高今年电视剧市场价的导火线。我两年前提出的“内容决定论”又不幸被验证。从今年暑期开始,中国的电影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谵妄之后,终于开始回归冷静与理性。当沸沸扬扬的浮沫被撇去,水落石出的资本市场将进入一个内容饥渴的时代。谁持有优质内容,博弈实力的钟摆就会摆向谁。为此,我们可以从电影市场格局来看看互联网对电影的“延展”与“稀释”。
电影作为一个产业,其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物质层面、一个经济层面和一个社会层面,交织于一个政治框架。这一结构的填充物只能是内容本身。物质层面表现为电影的物理介质以及机器设备、摄影棚、声光电色等纯物质和纯技术的东西。经济层面侧重于电影产品实现产值的各个环节和手段以及本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对国民经济构成的冲击、影响和贡献。具体表现在行业本身实现的产值,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上缴了多少利税,本行业的支出为几何,所促发的相关产业的产值,引发了其他行业的多大价值的经济活动等。社会层面所涉及的则是对社会大众生活方式、文化消费趋势、社会伦理导向以及国民心态等方面的影响。政治框架就像是如来佛的手掌、唐僧的紧箍咒,以上各个层面无论如何延展,终究脱不开它的框束。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和审查制度,而是指每一个层面进展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考虑:如为了票房而牺牲艺术追求亦属政治考虑之范畴。这一框架涵盖着政策法规、定位取向、人口地缘、种族敏感、文化禁忌、宗教限制、电影节获奖等方面。
电影是以金钱为媒、以商业为继、技术和艺术联姻而生出的产品,是一项跨学科的、工业化的创作、生产与经营实践,其一切功能的实现首先要依托于影院。电影发行有特定的窗口期,影院为其第一窗口,业内称之为“瓶颈”,它是一部影片实现利润流的第一关,是电影市场的把门人。好莱坞大公司的几乎所有影片都会通过影院这第一窗口来实现第一笔收入,因为影院发行的好坏,尤其是通过影院发行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决定着其下游产值的实现。美国每年 100 多亿美元的国内影院票房可以派生出 4~6 倍的下游产值,构筑出 7000~8000 亿美元的经济贡献。通过影院这一窗口,电影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出口产业。
鉴于此,美国独立公司在预算许可的情况下,也会竭力在影院发行其影片。即使财力不济,也会尽量由大公司通过影院代理发行。如果一部电影的收入流是一列火车的话,影院票房便是这列火车的车头,车头的动力是需要燃烧成本的,所以影院环节是唯一有可能赔钱而且大都赔钱的窗口。如果车头足够强劲,则可以拉动足够的车厢,横向海外延展,纵向下游挖掘。所以,美国的影院票房仅占总收入的13%~17% 左右,其余部分则来自下游产值。但咱们的电影 85% 的收入都得仰仗于影院,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对影院有着生死攸关依赖性的产业却频频有人叫嚣会被互联网取代。
从电影市场的总体结构而言:窗口是电影市场纵深立体的开拓,档期则是电影市场横向平面的延展,这便从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构成了一个多元的立体结构。除了第一窗口“影院”之外,还有时间间隔一般为三个月的第二窗口“单片付费电影频道及辅助权利”、第三窗口“有线付费电影频道”、第四窗口家庭录像、第五窗口有线电视、第六窗口无线电视、第七窗口地方电视(美国称作“辛迪加”)和第八窗口视频点播以及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另外,与所有窗口重叠和交叉并能延续多年的营收链还包括海外发行和商品开发。如此,一部锐意做大的影片可开掘出一道以十亿美元计算的利润流。
▲《如懿传》海报
互联网对电影的稀释:久而久之必定会导致思维稀释
“微电影”和“网络大电影”应该是中国的互联网对中国电影的最大侵蚀和稀释。其实,这两个在电影语境中并不存在的概念都脱胎于“短片”这个电影鼻祖, 因为诞生之初的电影均为“短片”。短片指不够故事片长度的任何影片,到底多长, 却没有统一标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定义则是:“片长为 40 分钟以下的原创电影”。长度介于短片和标准故事片之间的电影称为“短故事片”。从早期的行业角度而言,“短片”之意有故事片加映片的隐含假定,这是短片在传统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傍着长片而活,而当今却没有这样的行业实践了。就目前而言,“短片”只能存活于各种电影节,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算是独立制片的一部分,低成本或无成本(有人赞助)。短片的主要功能在于供新人练手,增加其经验,展示并证明其才华,以便吸引私人投资者、娱乐公司或电影制片厂投其长片,从而最终建功立业。短片本身却不能支撑一个自成一体的商业模式。
电影早期长短片共存,同受欢迎,尤其是喜剧短片。20世纪20年代以前,一张电影票包括一个正片和几个加演片:正片一、正片二、喜剧短片、5~10分钟卡通片和新闻纪录片。喜剧短片尤其流行,通常能够形成系列,这应该算是现代电视情景喜剧的雏形和鼻祖了。而卡通短片主要是短小题材,新闻纪录片也是加演片的标配。所有的制片公司都有短片开发和生产部门。尤其是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早期,很多公司主要生产短片,甚至只生产短片。这是电影的早期形态,我们现在所谓的“微电影”则是对这一“原点”的返祖和退行。20世纪30年代,由于大萧条,发行体制发生巨变。双正片的兴起使得此前的双本短片作为商业类别开始衰落。到20世纪40年代,当年的许多短片明星都不再出演短片而专事长片创作,使得影院的加演片仅存少量早期系列的自然延续和迪士尼与华纳的动画短片。到 20 世纪 50年代,电视兴起,短片的商业放映宣告死亡,《三个小丑》成为短片时代的终结者,1959 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而这一早已在世界主流市场消失的“短片”类型却由于我们产能过剩、容量有限的电影产业的“溢出”效应,而成为一个“微电影”和“网络大电影”的次产业。这无疑是互联网对电影的最大稀释。
延展是电影本身利用互联网延长自己的商业寿命,增强自己的传播效果,拉抻自己的长尾效应。稀释则是电影本身对互联网的妥协,下嫁互联网,是典型的削足适履。电影与互联网共生共荣:必须是锦上添花,而非麻袋绣花。无数蹭热点的网大,虽“喜大普奔”(网大年产3000部以上,微电影则数以万计),大家“不明觉厉”,但总归稀薄寡淡,毫无底蕴,“蓝瘦香菇”,“细思恐极”。就像无数不一而足的网络热词一样,这是网络对内容的极大稀释,久而久之必定会导致思维稀释、文化稀释、人才稀释和受众稀释。对此,业界和学界,不可不察。
如果电影是甘醇(spirit),那么商业片可称烈酒(liquor),艺术片则是葡萄美酒(wine),垃圾烂片无非酒精(alcohol)而已甚至是工业酒精(industrial alcohol)。其余以电影之名出现的各种山寨克隆,无论是微电影还是网络大电影,即是兑水饮料,毫无电影语境中的言说价值。
从1994年中国电影人惊呼“狼来了”开始至今,在保护环境中,我们的有些电影人非但没有修炼内功、退而结网,反而一任资本的反智浊流裹挟,随波逐流,浑水摸鱼, 浪费了来之不易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我们的电影内容被稀释得面目全非, 于是便有了今年暑期开始的物极必反。(本文原载2016年10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