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2021年普利策文学奖的小说《守夜人》,讲述了一个印第安人部落为阻止美国政府的一项决策而付出艰辛努力的故事。小说的获奖让很多读者再次回到了几十年前。
195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在一些印第安领地终结自治状态。决议的目的是要让在这些地方的印第安人从此以后成为“美国公民”,享有公民权,做“美国人”。很显然,这是在对待印第安人的政策上,“同化”作用再次显现其威力。从1940年代起,美国政府就实施了一系列同化印第安人的计划,1953年通过的这项决议只是更加显示了一种迫切性。这项决议给很多印第安人造成了困境以致毁灭,他们面对的是抛弃、压抑、剥夺和绝望。离开自己土地的印第安人变成了无家可归者,所谓的成为“美国人”在他们这里犹如一粒干瘪的葡萄。
也有一些印第安人团结起来进行抵制,用正当的方式表达其不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在这过程中他们向美国社会呈现了其坚强的性格,坚韧的品性,与土地共生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投身斗争、维护权利的勇敢精神。具有印第安人血统的美国小说家厄德里克在其新作《守夜人》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厄德里克在小说前言和后记中讲述了她写作这部作品的缘由。她笔下的故事源自真实事件,在美国国会宣布实施“终结政策”后,厄德里克的外公、一位北德科他州切皮瓦印第安人龟山联盟领袖就开始组织当地人员研究如何进行抵抗,直至到华盛顿国会山参加听证会,传播他们自己的主张。厄德里克在读到其外公写给相关人士的大量表明抗议和策划抵抗行为的信件后,深为感动,遂萌发创作这部作品的意愿。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部政治立场鲜明,时代特征明显的作品,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写作留下一幅特殊时期的画面,从中看出其祖辈是如何抗拒来自这个国家上层的种族歧视乃至种族消融政策的。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即便是担任当地印第安人联盟领导人一职的托马斯·瓦渣斯克(厄德里克外公的原型)也只是一个普通印第安领地里的农民,同时在当地一家工厂做守夜人的工作。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就没有维护自己的权利并为之奋斗的意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在讲述印第安人团结斗争的同时,也明确表述了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看到那些个以国家的名义颁发的政策背后的真正问题所在。这是小说政治立场明确的有力表现。这里的“政治”不仅是指批判的态度,更是指向批判得以成立的认识深度。很显然,以瓦渣斯克为首的一些印第安人成为了作者的代言人,在刻画这些人物的同时,作者也借他们之口对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的印第安人政策进行了激烈抨击,揭示了那些听上去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充满了种族歧视内容的政策的虚伪的两面性。
当瓦渣斯克得悉国会通过的印第安领地“终结政策”动议时,这位部落领导人便敏锐地感到,这项政策背后的意图是要消除印第安人的存在,似乎要表明,印第安人在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没有存在过。同时,他也从阅读政策文件中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文字的力量,因为从字里行间中跳跃出来的是诸如“解放”“自由”“平等”“成功”这样的“高尚”字眼。确实如此!如果查阅历史的话,可以发现这个动议的主要制定者参议员瓦特金斯认定经他一手写下的那些政策文字被赋予了正义的内涵,在美国政府看来,印第安人长期生活于领地之内,脱离于美国社会,成为了被“守卫”者——这也是瓦特金斯本人使用的一个词汇,其结果是他们失去了自由,也无缘于平等,更遑论成功。这个逻辑看起来是那么顺理成章,而逻辑推理的唯一结果是要让他们成为“美国人”。但是,信仰这个逻辑的人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印第安人本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所谓“美国人”是征服者,带着征服者的高傲的姿态反过来用主人的口吻来要求被征服者。更重要的是,貌似包容性很强的成为“美国人”的过程,事实上并不如此,尤其是在对待一些处在边缘地位上的少数裔而言,成为“美国人”不仅让其失去自我身份,同时也消融了其文化传统和种族根基,而这是那些强调“自由”和“解放”的人不屑和不愿考虑的,因为在其看来,成功在于个人的努力,他们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努力的成果,他们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的是,印第安人在走向成功之路时一直陷在其中的不平等现实。在一个不平等的起跑线上,成功只是一种虚妄。
在小说中,厄德里克设计了一个细节,非常有意味地讲述了上述“美国人”逻辑的展开,由此透视问题所在。一个白人青年到瓦渣斯克家拜访,在其看来,这些印第安人成为“美国人”一点问题也没有,就像德国人、挪威人、爱尔兰人、英国人来到美国,最后都成为了“美国人”一样。但是,瓦渣斯克的一句话就戳穿了这种话语的貌似蕴含真理的逻辑。“我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想想看吧,要是我们印第安人到了你们那里,杀了你们的人,占了你们的地,那会怎样?”自然,白人小伙子无法面对瓦渣斯克的尖锐设问。延伸开来说,这正是美国政府要面对的事实。在历史上,美国政府曾与印第安人签下各种协议,也曾庄严承诺印第安人的自治权利,更曾留下过这样的文字:“只要太阳依旧照耀,青草依旧生长,河流依旧流淌”,协议就有效。但是,此时此刻,在以“解放”和“自由”的名义下,政府却要废除这些协议,不经过对方的同意,以主人的身份来重新安排印第安人的命运,这不啻是极大的讽刺!
小说的故事发展线索分成两条路线叙述,一条是讲述瓦渣斯克领导的抗争斗争,另一条围绕年青女孩皮曦到城里寻找姐姐的过程,后者离开乡村到城市找寻梦想中的好生活,却落入虎口,不知音讯,实际上被人贩卖,最终沦为性工具,而皮曦自己也差点跌入类似的陷阱。后一条故事线索从现实的角度说明印第安人处于社会底层的事实。“终结政策”试图让印第安人融入美国人社会,并由此促使其生活的改变,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脱离现实的想象而已。另一方面,小说的两条主线互相交叉,聚焦印第安人的家庭生活。在作者的笔下,既能看到一些印第安人的社会问题如酗酒,不务正业,也能看到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在困苦中砥砺前行。作者的描述更是把笔触伸向与印第安人朝夕相处的大地与自然的深处,时时用一种魔幻的语言烘托出他们与大地和自然共生同在的景象,象征性地表明洋溢在其身边、包围着他们的世代相传、永生不灭的氤氲,而这是任何来自某些人的社会计划所无法扑灭的,这是印第安人用以抵抗的有力武器,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量。小说结尾时,与瓦渣斯克一同从华盛顿参加听证活动回来的皮曦与母亲一同喝下桦树树汁,作者这样写道:“树汁进入他们的身体,就像在树的身体中流淌,生出嫩芽,长出枝干。”印第安人的抵抗如同自然一样,生生不息,无法阻止。
厄德里克是美国有代表性的印第安人作家,著作等身的她一直没有停止过与种族主义的斗争。在其准备歇笔之时,来自历史的灵感让她再次拿起笔,写出了这部新作,而这同样也是来自当下的责任召唤所致。虽然故事中的印第安人最终赢得了胜利,但是现实中的美国离真正的种族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厄德里克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金衡山 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