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你一抬手,就能从舞台上拈下来一张卷了边翻着黄的邮票”、“难得如此高频率和高密度的上海话语境,好像上了一堂洋泾浜上海话矫正培训课”、“就要长远不见……是上海人含蓄的离别之语,寄托着不舍与只能按下不表的一份悸动”……舞台剧《繁花》第一季,迄今已演出40余场。每次演出完,两分半钟的谢幕经常无人离场,《新鸳鸯蝴蝶梦》在剧场回响,感动的延续性好似无法终结。观演后的夜晚,观众们纷纷留下对舞台剧《繁花》至深感受,笔下妙语仿佛再次带人重温。
昨晚是舞台剧《繁花》封箱演出的第一场,在第一季谢幕之际,《繁花》第二季已完成了剧本创作,将于今年底正式上演。第二季的主创阵容基本延续了第一季的人马,依旧由温方伊编剧,马俊丰执导。
金宇澄笔下的“上海”是在平凡世相里的。《繁花》以35万字的篇幅、流水席般的生活场景、走街串巷的地图式写作和飞花扑蝶般的人物群像,织锦般绘就了市井人情百态。《繁花》全程沪语演出,在作品风格上与原著保持一致,还原出金宇澄笔下有如说书先生的叙事风格,一段讲完讲另外一段,一个故事带出另一个故事。
众多上海籍演员、以“舞台连续剧”的新模式,通过三季来完整呈现原著中所展现的城市精神文明与历史画卷图景。
第一季主要做阿宝、沪生和小毛三兄弟轶事,人物交叉演绎,七十和九十年代错位穿插,营造一种时空扑进扑出但人性恒久流动的效果。同时规避了观众对沪语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式”吵闹的刻板印象,不吵吵闹闹不剑拔弩张,叙事流线不急不徐,让两个时代相互映照,。
作为一部纯沪语舞台剧,《繁花》不止步于上海,也曾横跨南北,于北京、杭州演出三轮,并收到来自深圳、广州、南京、苏州、香港等地的真挚邀约。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堪称现象级好剧,所到之处无不引起热烈反响,并还获得了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等诸多业内奖项。
导演马俊丰曾这样描述自己对这部戏的创作期待:“我希望这个戏能让上海这座城市在舞台上生动一次,让上海人在戏剧舞台上生动一次,也让上海话在戏剧舞台上生动一次,最后希望中国的舞台因为有了《繁花》这部戏能够生动一次。”
在小说《繁花》的描写中,上海的城市记忆随着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一个个勾连往事的地标与风物涌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石门路拉德公寓、大自鸣钟西康路、苏州河南岸叶家宅、皋兰路、茂名路南昌公寓、24路电车、国泰电影院、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翼风”航模店……展开偌大的生活画卷,金宇澄写的却是一些无名无姓的人,一些不会留在史书中的事,有时代的流行色,有世俗的烟火气,亦有城市的人文记忆与文化认同。
《繁花》小说中所描述的老上海风貌,在舞台上部分借助多媒体效果呈现,让观众从时代的实相中挣脱,以更加客观、立体的角度看待舞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多媒体也巧妙地呈现着上世纪六十、七十和九十年代特殊的时代质地。怀旧色系搭配波普化且极具运动感的画面效果,在复古意义之上,更增添了一份现代感、迷幻感。
《繁花》的主舞台大圆盘更是全剧的舞美核心。圆盘一转,必有深意。圆盘与“时间”相关。圆盘默默旋转,更是《繁花》中一千五百多次“不响”的暗喻,不可置身事外,只能默默不响。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正在创作的《繁花》第二季在人物上会有延续,故事有一些勾连。但第二季的故事是可以独立看的,没有看过第一季的观众不会有理解问题。马俊丰说,第一季的故事更像是个“圆”,所有人都在命运挣扎,最后似乎都回到了起点。而第二季中,所有的人物命运都给人一种“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的过眼烟云感。
制作出品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五盟文化表示,《繁花》第二季之后,还有计划制作第三季,未来可能把一至三季的《繁花》一起呈现,同时上演。
剧照由出品方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