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00多万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共毙伤俘敌70余万人,志愿军战斗伤亡36.6万人。这其中,有197653位志愿军战士在开满金达莱花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大部分人在牺牲时还不到30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40集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正是一部在国际大格局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这是一曲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赞歌,用蕴含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镜头语言,彰显中国力量、中国价值;这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洗礼,打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精神联系,让全国人民共同迸发出英雄般的信心与胆魄。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为什么在年轻人中“圈粉”?专家认为,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浇铸出民族精神的丰碑;如今,青年观众从剧中仍能感受到志愿军们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和价值信仰,教科书中激昂的文字与大气磅礴的电视影像互相辉映,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激活了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展开风云激荡的今昔对话,以宏阔视野彰显国际主义精神和大国风范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而去年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横跨这样两个重大时间节点,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引发的收视热潮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时任志愿军第64军政治部摄影记者黎民拍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70年前,在党中央的领导指挥下,240万志愿军战士肩负使命,热血出征,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的英雄史诗衍生了文学、戏剧、电影、纪录片等文艺作品,但此前在电视荧屏上仍属空白。《跨过鸭绿江》借助电视剧的体量优势,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成为首部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历史的电视剧。电视剧通过精湛的艺术和精良的制作,真实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展现出立意高、格局大、视野广的历史美学品格,成为一次历史与现实风云激荡的对话。
中国援助朝鲜,应不应该?值不值得?《跨过鸭绿江》通过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回答,这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如何打赢的问题。这场战争关乎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抗美援朝即是保家卫国,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彰显了中国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大国风范。
“《跨过鸭绿江》运用以今视昔的回叙法重新讲述那场战争,特别凸显其对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性价值,从而呈现出浓厚的历史反思意蕴。”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该剧以问答式讲史,释放了抗美援朝丰厚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价值。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以一个个镜头、一个个场景动情地呈现在荧屏上,让观众倾听历史故事,领略英雄风采。
《跨过鸭绿江》向年轻观众“科普”式叙述抗美援朝战争来龙去脉的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必然。在情节发展的重要节点,该剧展现了国际社会对事态的反应,涉及到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民众情绪的导向等多个侧面,宏阔视野使《跨过鸭绿江》的叙事表达超越了具体的军事行动。从这样的历史观出发,作品有力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道德正义与国际正义,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和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
秉承既精且细的“工匠精神”,用具有美学高度的震撼场景还原战争细部
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场战争历史纵深感强、涉及面广,《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详尽梳理了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此为基础进行精彩的艺术选择。全剧结合真实的历史影像,用具有美学高度的震撼场景还原了战争细部,贯穿了志愿军的意志叙事。
在描摹战争场景时,《跨过鸭绿江》力求逼真还原,不论是氛围渲染,还是声效呈现,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惊心动魄的震撼感。难能可贵的是,主创团队既没有一味沉迷于宏大壮阔的战斗场面,也不曾简单堆砌庞大演员人数和先进拍摄设备,所有艺术创作都指向展现志愿军们坚不可摧的意志。因此,创作者针对长津湖伏击战、上甘岭坑道战等战斗场景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镜头语言,不仅体现了志愿军将士在战场上的战术智慧,更反映出他们在面对敌军重火力轰炸进攻、面对“饥无食,寒无衣”艰难困境时的不屈不挠和牺牲精神。
《跨过鸭绿江》成功攀登高峰的背后,是主创对史料掌握、人物塑造、情节编创、细节设计、场面写实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为了把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重大历史全部囊括其中,剧组光文字材料就整理了130多万字。尽管创作时间十分紧迫,但“冲锋号”响起,创作者如同当年的志愿军一样,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剧组跨五省市拍摄;塑造375个有名有姓的角色,群众参演四万多人次;涉及400多个国内外场景,由200多个工人昼夜赶工制作;还原30多场战役及战斗,有三万多个炸点,消耗道具子弹八万多发;剧组专门建造了四架道具飞机、九辆道具坦克装甲车、1000多支各类道具枪械……
虽然拍摄周期不长,创作者却秉持着既精且细的“工匠精神”,用赶超电影的质感来对标这部作品。原址位于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为毛主席的寓所,既是工作环境又是居住空间。拍摄《跨过鸭绿江》时,大到桌椅床铺,小到毯子、烟灰缸,每一个细节都按照真实场景进行还原,上万本线装书里夹的每一张书签,都找人按照毛泽东的字体精心仿写。为了让家具在灯光下呈现出历史厚重感,道具组反复修改,光是家具的色泽、高矮、形状就先后经过三次调换。主创团队默契配合、同心协力、掷地有声地回答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为观众展现了真实可信的历史事件,塑造了可亲可感的人物形象。
达成“虚实相合”的美学效果,在历史“缝隙”中寻找激荡人心的戏剧冲突
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英雄人物数之不尽。引爆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用身体堵住枪眼掩护战友的黄继光、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直至牺牲的邱少云、冻亡后仍然保持着战斗姿势的“冰雕连”战士、在坑道中坚守40多天的上甘岭英雄……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通过荧屏再一次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几代观众的心里。《跨过鸭绿江》总导演董亚春说:“英雄一定是宽泛的概念,我们去重塑这段历史,表达当年的战斗场景和他们赴死的精神,更多的是希望守望这片和平。”
在黄继光选角时,剧组试了好几个演员都达不到要求,后来干脆在跟组的战士里选中了张峰。“我当了八年兵,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军人的气息,别的演员是没有的。”张峰说自己最初拍摄时并不顺利,但拍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看到现场“战友”一个个倒下,“胆气一下子冒出来,就奋不顾身地往前冲了”。
《跨过鸭绿江》的人物塑造是多维度的,既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人物。主创团队在大历史的“缝隙”中寻找戏剧的冲突,凡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努力做到以史为凭、有据可依;而对于虚构的平凡人物以及历史人物的具体言行细节,则按照历史逻辑进行适当想象,从而达成历史剧特有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美学效果。剧中真实的英雄与虚构的战士互相映照,观众在致敬英雄的同时,也看见了无数年轻人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并为之深深触动。藉由一部优秀文艺作品,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精神”让年轻人入了心、动了情。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