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解员的引导下,《1921》剧组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上海出品电影《1921》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首映后,剧组昨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上了一堂特殊党课。
中午时分,崭新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来了一群特殊参观者。他们佩戴着党徽、团徽,走到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雕像前辨认、瞻仰、鞠躬致敬。这是电影《1921》剧组时隔近一年重回红色圣地。2020年7月1日,片方曾在中共一大会址举行了开机仪式。当时,青年演员们在仪式后主动“加课”,从重要展陈中探寻一个伟大政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如今,他们再回初心之地开展又一次党史学习实践。
影片中扮演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是名80后,有15年党龄。“当年,一批热血青年从五湖四海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做了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他说,用作品讲述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出当时年轻人的拼搏精神、首创精神、奉献精神,把百年前新青年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当下的观众,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来路与未来方向,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要想传承,先要传播”,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表示,时间向前走,历史应被铭记。无论电影还是展览,目的都是为了让历史深入人心,让革命的精神代代传承。如何讲好主旋律故事,是《1921》剧组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一直希望能有一部作品像《红岩》讲述江姐的故事一样,讲述一大会址发生的事,讲述当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故事,将他们追求理想的故事转化为可视作品,展现给当代人。《1921》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纪念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几位年轻演员跟随展陈又一次回到历史的情境。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展板、一比一复原并由全息影像呈现的一大会址场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主城区微缩模型沙盘等重要展陈前,演员们都驻足良久。他们一一比对眼前的珍贵建党史料与电影中的人物呈现、情节设置、场景还原。
《1921》中饰演王尽美的是00后演员刘家祎。他对纪念馆内还原中共一大会议全过程的影像展示印象深刻,“我们的电影完全吻合”。这名北京电影学院的大一学生希望:“通过《1921》这部影片,向和我一样大的年轻人传递什么是青年的模样,什么是青年的力量。”
在实景还原上海城市形态的微缩沙盘上,目之所及,望志路106号、博文女校、树德里、巡捕房等《1921》中的重要场景及其空间距离关系,清晰显现。“从巡捕房到达开会地点的路程大约六分钟,这和我们电影里的展现是吻合的。”王仁君说,看到影片的历史质感被文物与史料“认证”,作为演员能参与《1921》这样的创作,是桩自豪的事情。
参观尾声,大幅电子屏上显示着截至2019年底的党员人数——9191.4万名。这个数字深深震撼了演员。影片《1921》里,他们饰演的13位中共一大代表,背后是5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跨越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令演员们感慨,“深受触动,感觉无上荣耀”。
80后演员袁文康在电影里饰演李汉俊。进组前,他不仅完成了剧组发放的史料的学习,为了演好精通外语的原型人物,他还花大量精力练习日语、法语和英语。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参与一部建党题材影片,他格外珍惜 “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我的生日是7月23日。”袁文康说,1921年7月23日正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的日子,拍摄时沉浸在党史学习中的内心触动,让他做出了郑重的决定——“拍完《1921》,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他作出相同选择的,还有何叔衡的扮演者张颂文。
作者:王彦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