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位长三角青年艺术家的111件作品,汇聚在今天揭幕的“移动”2020上海(长三角)青年艺术家第六回邀请展。这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校主导举办的最大规模以长三角地域为主的青年艺术展览,涵盖油画、水墨、漆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
漫步设于抱朴美术馆内的展厅,“敞开”是这个展览予人的鲜明印象。这个印象一方面来自展陈——作品打破门类呈现于不同的展厅空间,甚至延伸至半透明的阳光长廊以及户外露台;另一方面更是来自作品本身——参展艺术家均由长三角多所高校共计20余位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推荐产生,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学界对青年艺术提出的一种标准,代表了面向未来的艺术趋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展览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首次将展品征集范围从上海扩大到长三角。展览总策划、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远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推动象牙塔的艺术出圈,最终丰富城市与地域的文化内涵。
样式创新:以综合材料、多媒体参与创作,是青年艺术的特色,也是未来艺术的趋势
从作品样式来看,行至第六回的“移动”展,呈现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写实类架上绘画越来越少,以综合材料、多媒体等方式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不仅是近年来青年艺术创作的鲜明特色,也是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
王满《七日永恒》,影像
此次展览的特邀专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告诉记者:“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无法避免,艺术多元化往前发展,迫使艺术家不得不向前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如今的很多艺术已经很难说它单纯是什么形式的作品了,而更像是综合艺术、总体艺术,各门类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
沈之《数据废墟-拟象与仿真》,综合材料
综合材料作品《数据废墟-拟象与仿真》,由倚在墙上有着斑驳印痕的椭圆石膏板与平放在地上堆满各种黑色零碎物件的圆形木板共同构成。形成的视觉效果,让木板上的物件看起来像是从石膏板中“跳”出的。作者沈之毕业于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现居上海。他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几年的作品一直在探讨虚拟数据与现实的联系,并不断尝试用3D打印来制造数据实体的各种形态,进而再将其扫描回电脑中用图像的方式产出,让这两者互相形成仿真与拟象的悖论关系。此次参展的作品就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尝试,木板是工作室搬迁时废弃的桌面,木板上的物件则都是3D打印出来的。之所以热衷于用数字技术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他坦言既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刚好是在现实社会向网络社会过渡中成长起来的”,也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专属’的材料,谈论当下使用更加贴合当下语境的材料或许更有表现力”。
罗正《空2020》,影像
再看时长三分钟的影像作品《空2020》,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青年教师罗正带来。只见屏幕里的人物如纸片般穿梭于有着水墨质感的黑白场景中,似有迷茫、无助,也似有惊奇、梦幻。这是艺术家用数字动画设计手法与综合材料视觉处理手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既呈现出超现实的一面,也不免让人联想起面对突发的疫情时自我的薄弱。
踱步展览,于展厅中央敞阔区域冷不丁遇见的一把座椅、一只油汀,竟然也可能是参展作品,用的是你意想不到的创作手法。
张润《羽化·记忆时空》,装置录像
另外一些展品看似运用的是相对传统的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样式,传递的理念却颇为当代,同样值得关注。
王小双《城市倒影NO.3》
例如王小双的《城市倒影NO.3》,与其说是木板油画,不如说是抽象的类浮雕装置。画面有着厚重笔触堆叠出的体积感,上下两端参差不齐、长长短短的边缘,仿佛城市里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及其倒影,予人的思考也似乎从物质层面拓展到精神层面。
陈雨桐《网》系列
陈雨桐的《网》系列用的是工笔国画技法,探讨的却是当代女性的生存处境。每一幅作品都由菱格状的铁丝网无形中为画面划分出更多的层次,其中一幅铁丝网前是一瓶迪奥香水,铁丝网后则是几尾惬意游走的鱼,不免令人联想到女性在自由与束缚中的摇摆。
司建伟《金种》
司建伟的雕塑《金种》将一颗硕大的镜面不锈钢“玉米粒”置于展馆的户外露台上,反射出周边的摩天大楼,一支带有金钱符号的箭插在“玉米粒”上,为观者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比起形式上的潮流和前卫,在内涵上与当下、与时代接轨,对于艺术品来说更为重要。
平台扩大:面向长三角地区,强调专业遴选标准,激发区域艺术原创力与创新力
这是“移动”邀请展第一次拓展到长三角范围,以期为长三角艺术家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和展现平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在专家还是参展艺术家看来,这样一个平台所辐射出的价值其实最终由其专业度赋予。
李谦升《非遗技艺的数据基因III》,互动媒体
展览从第二届开始就坚持以专家团队推荐的方式选择参展艺术家,今年特邀的专家团队阵容更是空前豪华,由长三角多所美院以及综合类高校美术学科的20余位教授组成,其中不少是业界权威,例如中国美术学院杨奇瑞、南京艺术学院何晓佑、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李超等。
杨奇瑞《墟·白》,纸浆、水墨
他们的推荐也不限于所在院校或自己教授领域的“小圈子”,而是放眼长三角地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其中既有长三角各大高校及专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及在校研究生,也包括毕业不久的青年新锐艺术家。部分特邀专家的作品还集结在展览,构成了一个特别的板块,彰显出示范作用。
姜鹿语《虚室生香——溯》
此次年龄最小的参展艺术家、年仅22岁的中国美术学院研一学生姜鹿语告诉记者,美院的在校生们平时偶尔也会参加一些艺博会,但相比倾向于市场需求的艺博会平台,大家其实更向往像此次展览这样学术性更强的展示交流平台,不仅能够与更多优秀的艺术家交流、碰撞,更能听见来自业界权威的声音,特别是批评的声音。
徐阔《HANPPY FARM》,RISO 印刷
参展艺术家张润目前在美院教书,据他透露,目前在国内,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平台的展览不在少数,但遗憾的是,这些展览的整体水平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他认为青年艺术展本身作为扶持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平台,尤其需要公正透明的遴选机制与持续不断的推广运营。
尹悟铭《56个民族是一家》,树脂
而在很多参展艺术家眼中,“移动”展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在青年艺术家群体中形成一定引领示范作用的平台,登上这个平台,青年艺术家能够与其一同成长进步。已是第二次参加“移动”展的司建伟说:“在这个平台上获得的认可,让我们这些青年艺术家对今后的创作之路满怀信心。”
陆煜玮《不确定关系》,亚克力综合材料
在王远看来,对青年艺术家的培养与推广,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基础艺术生态。基础生态有了,高端的名家名作才会更有高度,地区的艺术发展也才能更有底气。对此,高校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以高校为主导的青年艺展,建立起高校之间互相认可的学术标准,进而‘出圈’与城市发生关联,提升城市的艺术品质。”不少专家也不约而同向记者提到,对于展览品牌的专业化锤炼,将越来越有效地凝聚人才,最终赋能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艺术原创力与城市创新力。
崔彬《对白之八》,综合材料
作者:范昕
图片均来自“移动”2020上海(长三角)青年艺术家第六回邀请展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