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滴滴”,有序而坚定的发报声把观众拉回到了70年前的上海,风雨交加的暗夜里正进行着最残酷的生死较量。今晚,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佛山大剧院上演,两周岁的“电波”迎来了第200场演出。惊艳的舞台呈现和扑朔迷离的剧情让观众紧张而又兴奋,热烈的掌声响彻剧场。据悉,有舞蹈爱好者驱车300公里,赶到佛山为“电波”庆生;部分未能到场“电波迷”们则录制了祝贺短视频,向剧组倾诉心里话。
自2018年12月试演以来,这道“红色电波”在连续收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同时,也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各地巡演均一票难求,激起无数观众的爱国情怀。2019年12月7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国家大剧院完成了第一个“百场”;2020年12月18日,这部爆款舞剧又在巡演中完成了第二个“百场”。“伴随着巡演的步伐,革命先烈的信仰和信念融入了‘红色电波’,带给当下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以感动和感染,我们感到欣慰,更感到责任重大。”在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看来,200场是一组数据,其背后是扎实的“一步一个脚印”。
“回望年初,剧院、舞台、生活,一切都是未知的。而今,30%、50%、75%,一切都在继续着。演出、比赛、综艺……舞蹈很忙很热闹很精彩!”在陕西榆林演出时,剧中“兰芬”的扮演者、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朱洁静发出感慨。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电波”如约达成200场的目标显得尤为难得。新冠疫情导致上半年演出停滞,但上海歌舞团的演员们停演不停练,在做好防疫保护的同时坚持复工复训。随着剧场演出逐渐恢复,“电波”踏上了巡演征程,一路走过厦门、南昌、青岛、宁波、南京、北京、沈阳、哈尔滨、延安、西安、济南、天津等近20个城市,留下非常好的口碑。
在一片赞美声中,我们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用舞蹈语汇去讲故事是我们舞蹈演员的强项,但是在反复的演出过程中,从观众观看的角度来说,我们原本想表达的意境有些许的模糊。举例说,李侠在小光牺牲后的那段大雨中踱步背影,步伐稍显急促,我们希望能够给观众呈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牵挂和悲痛,像类似这些方面的表现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表演中延续这种情感表达。”这段冷静话语,来自8月23日青岛巡演前,上海歌舞团的一次内部会议,讲话人就是陈飞华。
据悉,“电波”巡演期间,专业老师们每场都在观众席监督着演出艺术质量和舞台呈现,与演员有过多次小范围沟通。12月初,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广州演出间隙,剧组再次召开全体大会,陈飞华给全体演职人员鼓劲,希望他们能够维持状态“百场如一”,以高质量的舞台呈现完成巡演最后5个城市的20余场演出。
其实,精扣角色的每一处细节,已经是许多“电波”演员的习惯。10月23日至25日,“电波”首次来到了剧中“李侠”的出发地——延安,诉说英雄的情怀,续写关于信仰的故事。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李侠”扮演者王佳俊非常珍惜这次表演和参观学习的机会,“总希望自己演绎的角色不仅限于外在的皮毛,希望对于红色了解的更多更透些。从旧址里感受过往的回忆,从讲解中想象些那年的场景,希望真正通过学习让自己的角色背景再深厚一些,让自己的感受再贴切一点,让自己的角色可以再真一些。”
“青年演员在台上演着英雄的角色,在心里装着英雄的精神,渐渐地,两者融为了一体。《电波》不断激发着他们的成长,这不仅体现在舞蹈表演技巧的成熟,更夯实了对信仰的坚定。”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认为,对演员和观众来说,每一场演出同样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据悉,在排练和巡演过程中,不断有青年演员交上了入党申请书。
作者:宣晶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