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缠树,树缠藤,山歌岁岁牵红绳;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壮家唱歌人。”由广西戏剧院创排的彩调剧《新刘三姐》,展现了新时代壮乡人民追梦的壮丽画卷。作为“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剧目之一,该剧10月5日-6日连续两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剧中山歌婉转动听,用真情传递了八桂儿女的乡音乡愁。
如何在传承戏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以新的主题、语境、人物和演绎方式向经典致敬?如何在现实题材书写中,既能观照时代又能吸引年轻观众,助推传统戏曲文化“破圈”?观演后的创作经验交流会上,上海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彩调剧《新刘三姐》对于当下戏曲创作有独特的启示意义和可贵的借鉴价值。
经典留下的曲艺精神和文学价值,可以为任何剧种创作带来强大源泉
“刘三姐”是广西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承载着壮乡人民的民族精神。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的创排,则是广西推动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无论是老戏新演还是老戏新排,经典留给我们的曲艺精神和文学价值,可以为任何剧种的创作都带来强大的源泉。”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
彩调剧《新刘三姐》中,新时代的刘三姐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壮家山歌传人姐美为践行先人的对歌诺言,欲与流行歌手阿朗履行婚约;在城中受挫的阿朗却与其解除婚约,姐美以深情而又用心良苦的山歌呼唤,让迷惘彷徨的阿朗深受震撼,也促成了阿朗与电商达人莫小谦的生意合作,并产生新的人生感悟,决意在山歌中找回失去的一切……
在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看来,彩调剧《新刘三姐》既保留了民族特色之美,又极富时代感。“从舞美、进场的视频多媒体到音乐、舞蹈、服装,舞台呈现融合度非常高。音乐和戏曲呈现上,既有山歌又有先人的吟唱,还有男主角带来的摇滚乐、流行乐,彩调剧、山歌戏、音乐剧等元素结合得非常丰富。”
“沪剧和广西的彩调剧一样,都是属于本土的剧种。而且沪剧比话剧多唱一点,比传统的戏曲多讲一点,所以它更像上海本土的音乐剧。彩调剧《新刘三姐》对我们沪剧的创作也提供了很多启发。”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吴巍表示,上海沪剧院学习借鉴多剧种特点,力争高质量完成沪剧作品《一号机密》《陈毅在上海》。
“如果我们像《新刘三姐》这样,挖掘经典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把它重新打磨和包装,相信会有更多成功的剧目呈现在舞台上。”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说。
助推经典戏曲作品“破圈”成为新时代的代表作
《新刘三姐》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主创团队由广西本土专家与国内知名专家联合组成,既保留了彩调本土韵味,又展现了戏剧语言上的“新”;打破戏曲固有的程式化,让演员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了导演手法的“新”;剧中融入了电商、网络等一些时代流行元素,体现了内容上的“新”;彩调剧山歌体与现代流行音乐综合运用,体现了艺术手法的“新”。
“接地气”,这是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对《新刘三姐》的评价。“剧中保留了很多对唱、对问、对答,直接和现在的生活挂钩,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现在有些戏曲的唱词追求唯美,文学性固然非常强,但有时候略显刻板,不足以打动人的内心,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认为,从最初的彩调剧到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刘三姐”曾经实现过一次“破圈”,在广西以外地区也深受欢迎。“时间跨越了60年,彩调剧《新刘三姐》如果想要再一次‘破圈’成为新时代的代表作,还需要将剧中大量使用的摇滚、流行歌曲等元素,与经典戏曲、民歌之间产生更和谐的联结和转换。”
广西戏剧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