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为什么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学英语,却收效甚微?很多学生、家长对语言学习感到迷茫、焦虑。
上海书展期间,“学习英语本来的样子:观点与对话”微论坛现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志康谈到,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是周围环境带来的压力,其一是同龄人施加的压力,其二是家长施加的压力。
“学生学习英语要经过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产生兴趣的前期需要一些原始积累,比如,在学习初期多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就会有成就感,才会产生兴趣;当兴趣产生,习惯就会慢慢养成。而兴趣产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外在压迫。”谈到学习的有效性,史志康认为英语学习的成效体现在听、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同步推进,学习英语要与其背后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相融合,以避免学习语法式英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刚,上海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程林和喜马拉雅亲子儿童事业部总经理周继铭谈到,学习兴趣很重要,但是学习起步更重要。关于提升英语学习的成效,她认为掌握综合能力很重要,要从多样的途径输入英语,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表达的地道性和对文化的表达非常有帮助。“对待英语不能仅仅当作一门功课、考试,要看到它背后的世界。另外,孩子学习最好有另一个小朋友一起学,同伴间的激励与良性竞争是很重要的。”
“学习有丰富内涵、有感染力的本色英语。”这是史志康提供的一条有成效的学习路径,这也是他对于英语学习的观点和理念。伴随着《史志康英语》这套校外教材的出版,他认为,语言的有效学习是跨越文字深入思维情感的学习,是学习文化与历史,人文与生活;学习英美国家的人怎么表达,而不应该学习我们自己理解和编出来的英语,学生输入的应当是地道的英语,才能确保正确的输出;文学作品是最好的学习资源,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特点不同,帮助我们理解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英语;学英语要经历三个层次:获得技能,丰富头脑,扩大胸怀;能够打开一个广阔的世界去理解人类相通的思想,并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书展现场,黄玉峰校长担纲主编的“从陪伴到放手:复旦五浦汇教育丛书”新书首发,丛书主编黄玉峰校长、物理分册编写者马明瑞、语文分册编写者杜虹共同主讲。
黄玉峰校长希望使用这套丛书的学生能够在编写教师的辅导下,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善于学习的“学人”。本次发布的十种新书,均由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和复旦附中青浦分校的资深教师编写,延续了“五浦汇丛书”切用细致、高效精当、有序开放的三大编写核心理念。希望通过本书,学生能够从“刷题”的“题海”中走出来,寻找到问题的核心、思考的路径。
本次亮相上海书展的十种新书为《新编大语文写作》(初一卷·初二卷·初三卷)《作文新探索:从采访家人的非虚构写作开始》《启蒙辑要》,以及《初中物理精讲精练电学篇》(上、下)《初中物理精讲精练·压强篇》《说李白》《说杜甫》《说苏轼》等。其他学科的教师与教研团队的书籍也将陆续推出。
黄玉峰介绍《新编大语文写作》(初一卷·初二卷·初三卷)和《启蒙辑要》时表示,在现在的大语文环境下,好作文绝不是好词好句的堆砌或是范文的复制。“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文化素养。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思考,写作文就是述人生。”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