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愚园路、新华路、陆家嘴等城区中心地带,到宝山、闵行、松江、金山、崇明等市郊甚至乡村,一类或可统称为“艺术社区”的新鲜事物正在渗入上海的肌理。这指的是社区的公共文化生活与艺术项目产生互动后,所形成的一种社区形态。
新近亮相刘海粟美术馆的“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就集纳了14个遍布全城的艺术社区案例。其中包括近几年来在上海的社区美术馆项目、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专业学术的互动项目、文化志愿者与社会的合作,以及城乡社区微更新和各方创意理念等所形成的相关案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王南溟告诉记者:“城乡艺术社区的创新将通过展览成为长期的实践项目。这需要更多艺术家、建筑师、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调研,激发更多人针对‘艺术社区‘的可能性进行社区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与论坛连接各个学科的力量,以案例研究为背景,为建构‘艺术社区理论’提出新的思考。”
形形色色、遍布上海的案例,让人们看到艺术渗入社区、改变生活的N种可能。
开始于2018年的“粟上海”,给出了依托美术馆进行社区微更新的一种路径。这是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公共教育项目,以“社区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为载体,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美育中,探索设计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从展览展示的“粟上海·愚园”“粟上海·红园”“粟上海·大厦书店”等案例中,人们能够发觉,每一处在地属性在艺术参与社区营建中都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粟上海·愚园
粟上海·红园
例如,与海派文化、烟火弄堂紧密相连的“粟上海·愚园”曾有过一个“致愚园路匠人”的展览,将那些曾经散落在街头角落的档口、记忆中的日用品和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们悄悄装进社区美术馆里,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重现愚园路弄堂深处的喜乐忧愁,找回藏在那些时间背后的人和事。又如坐落于闵行区江川路——曾经的重工业地带的“粟上海·红园”,正在举办的是“Beyond Retro:上海制造”展览,一方面邀请工厂老工人,“一号路”(今江川路)建设者,江川路街道居民将他们珍藏的那个年代的老照片分享展出并细数其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也邀请青年艺术家根据这些昔日影像、故事、机械设备进行跨媒介与跨学科的艺术实践。
艺术枢纽站
同样发起于2018年的“社区枢纽站”,则是以专业学术与社会合作的方式来尝试的公共文化探索。从“边跑边艺术”开始聚集起来的艺术家、策展人、艺术史论教授和学生团队,不但流动于上海的城乡之间,而且从专业视野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创新式合作,例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体空间中策划当代艺术展览、举办相关论坛研讨班、编辑公共文化杂志、到乡村和街道居委会等地进行美育讲座和为市民举办公益性工作坊,并且在这样的社区美术馆工作方式中形成了社工策展人、社工艺术家设计师概念和中国的新公共文化艺术管理学专家。
陆家嘴“不停车场”
“不停车场”项目,由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与M101佰壹行动项目组带来的一场城市空间临时性试验,令人大开眼界。在钢筋混凝土的陆家嘴停车地带,选定几个连续车位,转变其停车的功能,创造一个休闲游憩的创意空间,引入可吸引行人放慢脚步,放松身心的互动环节,看看它将带给行人怎样的体验和感受。这个项目脱胎于PARK(ing)Day——一个在过去十多年间,风靡全球900多个城市的项目。
“边跑边艺术”中的《长江蟹》
展览将一整个3号展厅拨给了“新浜乡居”案例。这是上海市建筑学会和松江新浜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新江南田园乡居设计竞赛”征稿活动。它不但从当前建筑、规划和景观上呈现了具体的对上海乡村记忆与创新理念交融的案例,也通过这样的展览深入探讨设计师与乡镇村民之间如何获得更有效的对话关系,并且由于竞赛中的获奖设计会进一步在上海西南郊野的新浜落地,而使它开启了更为广泛的有关区域性与当代性视野中的建筑环境和文化生态的讨论。
崇明乡聚(摄影:胡蕾)
“乡聚·稻田迷宫”“乡聚·稻田剧场”“乡聚·稻田集市”“乡聚·稻田摇滚”……一年一度于崇明上演的稻田艺术狂欢,形成了“崇明乡聚实验田”案例。这是俞昌斌自2016年起在崇明建设镇建设村发起的公益项目,以当地一百亩稻田为基础,通过民宿和景观设计及文化艺术项目向当地居民、社区和城市游客展示乡村农田的潜在价值,加强城乡社区之间的联系,激发人、场所和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愿景。
宝山众文空间·庙行
宝山众文空间·月浦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潘守永坦言:“对我来说,‘艺术社区在上海‘的意义,不仅仅是要了解它已经成为的样子,即它是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是什么,也就是艺术进入社区的可能性。”
同济学子乡村田园实验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耿敬提出,乡村振兴这件事情需要更多元化的社会成员参与。在此过程中,“社工艺术家”或将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
他认为社工艺术家应该充分调动、激发当地民众参与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他们的这些创作,也许是粗糙的,可能离艺术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但其中也确实能呈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体现出他们的想象力,当然也可能会令人惊喜地出现某些抽象的艺术表达。但这种动员民众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工作,对艺术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就是提出‘社工艺术家‘的背景。”
在耿敬看来,艺术家与专业社工的合作是必需的,也是需要进一步尝试、探索的。“我认为,他们之间关键的结合点,是一些非常细致的环节,需要共同探讨以什么样的具体艺术方式进入社区。需要探索什么样的艺术方式是最容易被民众接受并最易于上手参与的,比如绘画、雕塑、装置、纸艺等形式,也需要考虑采取怎样的材料廉价且便于信手拈来地加以利用。这些都会让民众觉得艺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也易于将民众的艺术潜质挖掘和激发出来。”
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且延伸至各街镇的实体展,同时举办八个专题论坛,以形成有实践为支撑的理论梳理,并将以此为契机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持续互动。
作者:范昕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