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是每年上海书展的主会场所在。这栋历史建筑塔尖的那颗红星的设计与维修,主要负责人正是享誉世界的钢结构大师李瑞骅。他与妻子张珑的“合璧之书”《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在上海书展举办新书分享会,可算作历史的默契回响。
李瑞骅和张珑,是一对相伴50多年的幸福伴侣。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归国工程师,人民大会堂钢结构的设计者、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李瑞骅20世纪20年代出身上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1952年,在加拿大留学的李瑞骅响应号召,辗转欧亚10多个国家回国。他从零开始,燕子衔泥般构筑了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基础。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钢结构事业。他负责过新中国10周年十大工程之首的人民大会堂的钢结构设计,是周恩来总理在“十大建筑”庆功宴上点名致谢的三位专家之一;也负责上海展览中心塔尖钢结构红星的设计和修复;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工程中的军用和民用重点工程施工图设计,组织编制我国钢结构领域最早的规范等,以及1000多座塔桅钢结构等数种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工作,都活跃着他的身影。
张珑先生,也出自书香门第,她是现代出版大师张元济的嫡孙女,为山区孩子自编英语教材的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的创办人、主编。《水流云在》记载了1994年后她读书、写作、旅游以及与丈夫携手与病魔搏斗的退休生活。
上海文史馆馆员、张元济先生之孙、《水流云在》作者张珑胞弟张人凤,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李瑞骅先生原建工部金属结构室同事、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世钰,历史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武,商务印书馆百年文化研究中心总编辑、“合璧之书”策划人张稷,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本书作者生平事迹,并讨论本书有关内容及其当下价值意义。
现场学者谈到,李瑞骅、张珑夫妇,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建设者,他们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人格境界,堪称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一代知识分子典范。
李瑞骅、张珑先生留影于北京西山碧云寺
“李瑞骅、张珑夫妇,都是有君子之风的人。他们为人谦和、低调,无论在顺境和逆境中对事业都全力以赴。无论面对多少困厄,始终不降志,不辱身,是一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楷模。”张稷说,之所以将两书合璧出版,既取两位作者琴瑟合鸣、珠联璧合之意,也因两书写作风格各异,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李先生的回忆简洁、明快,洋溢着生活的乐趣和工作的豪情,仿佛他的研究对象‘钢结构’一般。张珑先生的文字温润如玉,行云流水中包罗万象,常以寥寥数笔,于无声处描写出大历史的深水波澜,恰恰犹如她研究的‘语言’本身。两书合璧,回味悠长。”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