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今秋盛大开幕之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于7月31日至11月15日推出“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海双年展参展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这是上海双年展的首次回顾展。
鸟头,《千秋光2》,2012,摄影,黑白喷墨打印, 140 x 406 cm (92 x 70 cm x 8件)。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作品多来自于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历年来的上海双年展藏品。展览还将设置两条相互对照的文献线索,分别是以大事件串联的时代发展脉络,以及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所形成的个体文献。通过将个人记忆汇聚入历史汪洋的叙事框架,展览将谱写出一段独具情感、波涛涌动、奔流不息的上双过往,以期在一个因疫情而被迫减速的特殊时期,给予观者引古证今的感触与启迪。
方力钧,《1999.5.1》,1999,木刻版画,488 x 732 cm。艺术家供图。
张培力,《同时播出》(2000上双展览现场),2000年,多频录像,时长11分33秒-64分03秒件。 艺术家供图。
张健君,《TAI CHI ·迪斯科》(1996上双展览现场),1996年,影像,11'46''。 艺术家供图。
中国艺术史上重要艺术家的很多作品都将集结在这个展览,涵盖黄永砅、张培力、陈邵雄、梁绍基、邱黯雄、严培明、丁乙、徐震、刘韡等艺术家的上海双年展参展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还包括1996年第一届上海双年展最早的三件装置作品,分别来自陈箴、谷文达、张健君。
其中不少上海双年展珍贵历史文献为首次披露:展览将通过资料和图片,还原上海双年展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瞬间。另外,几件重要作品将进行重制,含张健君的《TAI CHI·迪斯科》和徐震的《当,当,当,当》。通过回溯上世纪90年代前卫的艺术实践,带领观众穿越回那个激情迸发的年代。
杨振中,《我吹》,2002年,影像装置,14分29秒。 艺术家供图。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经过24年数代美术馆从业者的学术坚持,现已成为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双年展之一。上海双年展不仅是每两年一次的国际艺术事件,更是上海城市更新和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
上海双年展最朴实的创立初衷便是为中国艺术家构筑与世界有效交流的平台,为中国观众打开一扇了解全球最前沿艺术思考和创作的窗户。上海双年展创办人方增先(1931-2019)在第一届上海双年展的展言中写道:“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国际级的美术展览,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双向选择和平等交流,这是艺术的高尚理想,也是历史的必经之路。”首届上海(美术)双年展“开放的空间”主要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画家的架上绘画,其中也不乏诸多调动综合材料进行实验创作的作品。
张健君与李山在上海美术馆新馆开馆展的展厅,展墙上是陈箴的油画作品《气游图》系列作品,1986年,照片,12.7 × 8.89 cm。张健君供图。
创立以来,上海双年展始终处于一条不断自我革新与拓展的前进之路,始终扎根于上海本土,“以上海这座城市为母体,以跨文化、跨领域的方式来演练东方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命题”(许江语)。1998年,第二届上海(美术)双年展“融合与拓展”以 “继承与拓展”和“吸收和融合”两大板块梳理并展示了水墨这一中国传统媒介在当时文化环境下的新动态。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在前两届的奠基之上开展了重大的突破,去掉了名称中的“(美术)”,开始广泛接纳装置、影像等更多样的作品形式。同时,上海双年展开启了策展人制度,并将国际策展人和艺术家引入上双的展览版图,让不同的话语发声并构建积极的对话。自此,上海双年展成为了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双年展。2004年,第五届上海双年展“影像生存”成立了“新闻中心”,借助多渠道媒体的宣传力量触及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有力驱使参观人数逐届攀升。2006年,第六届上海双年展“超设计”正式成立了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并推出了上海双年展官网。2012年,上海双年展的举办地迁移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学术委员会和主策展人制度的创立及推行之下,上海双年展以“重新发电”为契机,开始与这座曾为南市发电厂的城市记忆建筑共营互生。
张健君在上海美术馆的工作室,1985年,照片,12.7 × 8.89 cm。张健君供图。
上海这座率先拥抱现代性的国际大都市赋予了上海双年展有机生长的丰沃土壤,同时也给予了策展人和艺术家源源不断的思考动力。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策展人侯瀚如认为上海精神内核在于“文化开放性、多元性、混合性及积极性的创新态度”。这届双年展将上海的发展进程视为一种独特的现代性,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当代城市的文化定位。2008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聚焦了在迅猛发展的城市之中工作、迁徙与生活的“人”,展览的核心版块邀请了国内外约20位艺术家针对上海的地标区域“人民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并作为创作起点。2014年,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则将视线从上海的社会现象转移至现代化社会结构形成的内核。2018年,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则援引了美国诗人e.e.卡明斯和中国古代神话的“禹步”洞察当今加速发展的世界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周啸虎2000年上海双年展作品《水调歌头》现场图,照片,12.7 × 8.89 cm。周啸虎供图。
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双年展与其所在地发生着愈发积极的互动,将其触角探入城市腹地,将展览空间游牧至街头巷尾。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开创了城市馆,邀请了世界各地逾三十个城市参展,并将这些力作分布至外白渡桥-圆明园路-四川北路-南京东路一线的城市历史建筑之中。2014年,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以“城市车间”为名延续了城市馆的概念,选取了上海在文化与商业上都具有代表性的“淮海路”及其延伸地带的公共空间作为城市馆分展场,以艺术的方式激活上海最具活力的艺术长廊。2016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则在三个月的展期中,通过城市项目“51人”发现与观察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个人故事。2018年,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禹步”采用“城市展览馆”“城市影院”“城市考古队”等多种途径为公众提供别样的观察生活视角,深入挖掘出上海独特的人文魅力。
作者:戚新源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