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上海这座城市相伴了七十余年,时时感觉得到上海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我睁大了双眼,观察着上海的一切。有时候,我又在离开上海很远的地方或不很远的地方,隔开一段距离看上海。上海永远在我的心中,是我写作的富矿。”今天下午,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走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浦东高桥古镇,为古色古香的高桥书房揭牌。他讲述了自己与高桥古镇的特殊渊缘,“云讲座”汇聚文学爱好者在线聆听互动。
“万里长江口,千年高桥镇”,这处书房是高桥镇对古镇文化的守护和独特表达,体现了人文情怀和作家对古镇的深厚感情。书房坐落在高桥老街,与钱慧安纪念馆南北相连,背靠高桥西街。从西街斑驳石板路走到西街173弄,再沿着幽静的小弄堂走到河边,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宅院静待八方来客,推门而入,穿过纪念馆,是别有洞天的另一座古院落,温馨舒适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这幢明清建筑书房,一主厅两厢房,书房展厅里,一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作家叶辛站在彩车上,神情激动,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去年叶辛作为中国文学界代表登上国庆中华文化彩车,一路与祖国同行,叶辛的个人命运与时代轨迹紧密交织——40多年来笔耕不辍,他出版了《蹉跎岁月》《上海传》《上海·恋》等几十部作品,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孽债》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热播后,曾引起全国轰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叶辛曾出版散文集《我和共和国》,去年捧出新长篇《五姐妹》,以五个与共和国同时代的女性故事折射中国动天撼地七十年。
如何讲述时代故事,写出不一样的上海?在叶辛看来,“知青岁月让我拥有了两副眼光,一是上海人看农村的视角,一是乡下人看城市的视角。在创作过程中,这两副眼光可以随不同人物角色来切换,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强烈反差。当两种目光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有故事可写,这对创作来讲弥足珍贵。”
叶辛回忆道,早在中学时代,他就与同学从黄浦区骑自行车来到高桥古镇,高桥仰贤堂的故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2007年11月,叶辛所在的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在高桥古镇考察,故地重游,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历经千年的高桥古镇,传统的风土人情与古镇景致,如今焕发新生,让叶辛感慨良多。
叶辛高桥书房共设三个功能区,开放式空间既是阅读学习场所,也提供了交友和交流空间。代表作《蹉跎岁月》和《孽债》各种版本穿插在书架上,简约古朴的明式设计风格,与整座古宅融为一体。在业内看来,上海浦东又新添一处文化气息浓厚、有温度、高颜值的新型阅读空间,而文学浸润的古镇也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赋能。
未来,这处书房将立足古镇和市民推出各种形式的文化盛宴,让文学的力量撬动助力高桥古镇的文化发展。“文学让人永葆青春,与时代同行是作家的担当。多年来我感受到时代给予的馈赠,也希望用文字把这些传递给更多读者,让年轻一代珍惜当下的生活。”他说。
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红色之城”上海留下遍布全城的革命遗址,为红色文化书写输送了大量灵感和素材。在叶辛看来,这座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文学界要肩负起发掘书写红色印记的使命担当,不仅要追踪寻访遗址,还要梳理清楚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足迹。他和一批沪上作家参与的“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已出版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其中《他从浦东大地走来——记张闻天故居》正是叶辛多次实地考察、专题采访后完成的红色故事,这部纪实作品没有满足于对人物的简单介绍,或流于单一史料陈列,而是尽可能沉下去,打动更多读者。
<<<延伸阅读
浦东新区还有哪些“网红”书房?
浦城路150号,一幢独立的白色洋房,陆家嘴融书房从普通公共图书馆转型成有明显个性的“城市书房”,精准对接读者需求。1400多平方的三层空间里,5万余册各类图书中约20%是西文图书,特别满足周边白领人群借阅需要。书房配置数字图书阅读、活动分享、O2O网上借阅、24小时的信用借书(借助支付宝平台)等智能化图书馆服务系统。
重点聚焦科创领域读物的张江科学城书房,空间设计也充分运用了艺术色块和不规则几何造型,突显科技感、现代感与未来感。有别于传统书店或图书馆,这里除图书销售、图书借阅功能外,还是张江科学城科技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及社交平台。
学习书房位于浦东图书馆五楼,是全上海首个红色文化阅读书房,不仅为全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交流红色文化的平台,还成为各类红色理论书籍的首发地。
你去过这些书房吗?
摄影:袁婧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