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800万人次、同时在线人数近13万、总点赞数1077万次、新客下单率超95.8%、直播账号涨粉率逾325%……这组亮眼的数据来自昨晚新书《故宫六百年》在快手直播上的“云首发”,“老铁进宫了”甚至上了快手实时热榜。
“对图书行业来说,这是业内覆盖面非常可观的一次案例。”作为《故宫六百年》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在快手平台直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宋强表示,快手的3亿日活用户、200亿条视频存量和特有的“老铁文化”,对传统出版社来说是新的资源与天地;国内最老牌文学出版社的这次创新尝试,希望以更亲民、开放和接地气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让文学进入更多人的世界。
“这次活动算个人的一次新尝试,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故宫文化、传统文化,希望在传统和新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故宫六百年背后的故事。”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作家祝勇在直播间里与网友线上对话,作家安意如、插画家常怡、演员刘晓晔及快手达人“开心de核桃”等也接力助阵。祝勇在《故宫六百年》中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选取故宫中诸多重要建筑,回顾紫禁城六百年历史,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方面的成就。
在他看来,书写故宫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座建筑过于宏大,“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生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这种思考决定了《故宫六百年》的写作角度,祝勇谈到,他不想写得过于沉重,最终选择了以空间带时间的结构来写故宫:“在故宫(紫禁城),绝大部分建筑空间都容纳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风云,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饮,面对每一个建筑空间,我也只能选取了一个时间的片段,让这些时间的碎片,依附在不同的空间上,衔接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拼图。这样,当大家跟随着我的文字,走完了故宫的主要区域,从神武门出来,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故宫六百年的回望与重温。”
祝勇介绍,故宫的平面图里,包含“二十四山地平方位图”,可分出四隅、八天干、十二地支。从某种意义上说,故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日晷。它的空间系统里,暗含着一套完整的时间系统。故宫的历史、人物活动,都围绕着它特有的空间和时间秩序展开。讲建筑,讲空间,最终还是要讲历史,讲时间。写建筑的目的也是为了写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紫禁城不仅是空间之城,也是时间之城。
“站在故宫巨大的广场上,望着飞檐上面青蓝的天空,我总是在想,故宫到底是什么?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给出的所有定义,都不足以解释它的迷幻与神奇。在我看来,故宫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场域,是现实空间,却又带有神异色彩。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宫,或者命运交叉的城堡。因为它的内部,人影幢幢,魑魅交叠,有多少故事,在这个空间里发酵、交织、转向。”诚如书中所写:故宫是不可测的——它的建筑空间是可测的,建筑学家早已完成了对它的测绘,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用深不可测、风云莫测来形容它,在我眼中都比用具体的数字描述它更贴切。它用一个可测的空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或许,这才是对故宫的真正定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诸多影视节目的热播,故宫文化展现出了强大号召力。600岁故宫如今变得越来越年轻、时尚、有活力,通过IP价值的深入发掘和一系列爆款文创产品的推出,故宫俨然已成“超级网红”。
故宫是什么?陆续写下多部“故宫系列”著作后,祝勇认为,它是一座凝聚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城池,万万千千的劳动者成就了它的美。它不是帝王的私产,而是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它的美,来自时间的孕育,来自万物的和谐,来自我们文明中真善美的赐予。每当有恶与丑的力量试图挟持这座城,这座城中都会自生出一种力量与之抗衡。在这样的博弈中,这座城并没有被摧毁,而是变得愈发硬朗和健康。”
图片: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