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吹响。时代主旋律下,一幅孕育良久的荧屏长卷也到了攻关阶段。
经过两年拍摄、多地走访,大型脱贫攻坚系列纪录片《承诺》顺利完成。该片将于2020年4月2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承诺》共五集,每集50分钟。本片从“承诺”二字本身的立意出发,讲述在“精准扶贫”的宏大时代命题下,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人们共同完成理想、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故事,一个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每集由两个不同省份的故事穿插讲述,每集故事有一个内在指向——精准扶贫所面临的挑战和探索。这些故事各有侧重,同时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是脱贫攻坚最后阶段的沉淀、突破、感召以及思考。
勾蓝瑶寨有着上千年历史文化,但贫困落后却困扰着寨子里的人。面对脱贫攻坚,他们准备打开寨门,发展旅游来脱贫。在时代的巨浪中守护乡愁,千年古瑶寨真的准备好了吗?
湖南石门大山深处,老百姓与古茶树世代相伴。生活穷困,大山挡住了他们的眼界,也挡住了发展的步伐。身患残疾的儿子想到外面看看世界,70岁老人一生都在为之努力。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那么难吗?
洪泽湖上,从山东打鱼漂泊到江苏的一个水上渔村,一条船一个家,男人女人和孩子。水上生活,几乎与世隔绝,孩子教育、老人养老、病人就医等问题,何时才能得到改善?
为何要精准扶贫,这些真实的故事将会给你答案;形形色色的贫困很难一概而论,却有着同样的谜题。解开它,是承诺,是决心;是一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战役。
扶贫工作者——脱贫攻坚关键力量
纪录片《承诺》从开机之日起,跨越2019年,迎来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了从全国各地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寻找最鲜活、最典型的扶贫故事,选取最具典型意义的县域地区,摄制组兵分多路,奔赴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多个省份,经过长达两年的纪实蹲守、跟拍,通过记录扶贫工作者以及困难群众的日常状态,还原了精准扶贫一线的真实情况。
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者是中间力量、也是决定因素。全国广大扶贫工作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片中一位扶贫工作者吴国良的故事,让人感慨良多。扶贫调研时,他不幸坠崖身亡,父亲、妻子和弟弟一家人继续奋战在扶贫攻坚一线,完成亲人未完成的心愿。
时至今日,吴国良工作的地区脱贫摘帽,他的家人和同事用行动实现了扶贫的承诺。
像吴国良这样的扶贫工作者还有很多,斯琴扣、薛茂彬、梁昌旺……他们奔波在祖国南北,奔波在产业扶贫的路上,终其一生,无怨无悔。他们用默默坚守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完成改善生存环境、迎接美好生活的承诺。
自身的努力——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脱贫工作除了需要兢兢业业的扶贫工作者,村民奋发向上、努力想要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也必不可少。自身有了奋斗目标,脱贫路上就更有干劲。为了实现帮扶志愿者的遗愿,薛家村的村民们自发修路不惜立下生死状;为了保护自己家园的绿水青山,岗萨村的老百姓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上捡垃圾;库区移民小周,在政府发展山地经济的政策鼓励下回乡创业当果农;大漠里的贫困户巴特尔,主动贷款买骆驼,学习现代化的驯养和挤驼奶技术,通过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有志者,事竟成;奋斗吧,有志者。
扶贫的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本片以客观冷静的视角、温暖亲切的人文关怀、平实的叙述风格完成一次“国家与人民的对话”,讲好中国特色的扶贫故事,引发人们对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思考。除了客观记录和展现之外,本片还有背景和数据支撑,希望通过片中的案例和故事,传递和解读政策、提炼和归纳主题,为世界减贫这一难题提供借鉴和样本。
本片每集都有一个脱贫攻坚所涉及的主要方面。第一集主要涉及包括公路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让脱贫攻坚行稳致远的一项兜底措施;第二集围绕安居,讲述了易地扶贫搬迁和“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第三集讲述产业扶贫的时代挑战;第四集则是依靠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助力产业脱贫;第五集主题是未来,讲述保护绿水青山的生态扶贫和关乎下一代的教育扶贫。
通过纪录片搭建的沟通平台,让人们对对口帮扶地区社会、经济、民生状况深入了解;用直观形象的声画语言,使观众深切体会到对口帮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化诉求的力量。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来,汇聚起战胜贫困的强大正能量,是纪录片人辛苦创作的最大价值。
一部扶贫纪录片,记录的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故事,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 4月26日起,持续推出大型脱贫攻坚系列纪录片《承诺》,每晚20:00,走进脱贫攻坚第一线,感受时代的变迁,见证美好生活的开始。
来源:央视网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