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让世界手忙脚乱的时刻,我们能够从阅读当中,通过对文学的靠近,展开对于生命本身的想象。也有必要进行一些更加深刻深邃的思考,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今天下午,“爱不孤读——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计划”启动,面向全国青少年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精品文学课与名家讲座,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弋舟围绕他的非虚构长篇《空巢》畅谈创作心路和阅读之道,与来自全国的乡村学生在线连麦互动,首堂线上文学课程吸引全国数百万网友在线观看。
除了弋舟,诗人、作家李元胜携诗集《沙哑》,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聚焦童书《白狼》,三位作家在线“接力”,从不同维度带来一堂堂“云端”文学课,以帮助广大青少年提升文学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据悉,整个计划将覆盖全国1000多所平安智慧小学,超过30万学生受益,由中国平安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启动。
这个春天,书香不曾缺席。文学也以其独有的力量抚慰着人心。谈及长篇非虚构作品《空巢》,弋舟坦言,孤独是人类永恒需要去面对的一种生命感受,就像活动主题“爱不孤读”,“当然这两个孤独是两个不一样的词,但在很大程度上,它都指向共同的人类精神生活。”
对于书中主角老人的访问,是作家2013年暑假期间和大多数周末完成。弋舟带着当时13岁的儿子,走街串巷,深入乡间,频繁地共同聆听着一个个垂暮的故事。面对面与空巢老人聊天,每次倾听约两个小时,把对话录在录音笔里。
为了拉近和老人的关系,父子俩都换上了养老院工作人员制服——红色T恤,上面印有这家机构的名字。“在老人们眼里,我们可能就是养老院里新来的工作人员,我与他们交谈,聆听到了许多感性的写作素材。”弋舟感叹,老人们用自己漫无边际的诉说,为我们勾勒出他们的一生,这样的生命,在个体中蕴含着整体,汇集成册,便足以折射我们这个时代的全貌,甚至足以折射生命的本质。
然而写作毕竟需要有所提炼。他分享道,回家后采访录音首先由儿子负责处理,“我给他的任务是,把明显与采访目的不相关的部分删除掉,这里面也许会有风险,但我愿意相信,也对这抱有好奇,想看看在这样的工作中,什么内容是一个孩子觉得与目的无关的?”弋舟认为,一个小男孩可以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垂暮老人,“我想让儿子在他的少年时期,就眺望到生命的整个阶段,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教育。”
而当这样的生命教育和生命体验经过文学性的转化之后,可能会更加有效的作用在人们内心的世界观中去。“人和人的共通性要远远要大于年龄、身份、文化背景的不同,也是基于此,文学才会达成它的有效性,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一个外国人的生活,一个少年也无法理解老年人的世界。”弋舟认为,恰恰是文学在这种貌似不可互相理解的世界当中,建立起了一座又一座心灵桥梁,让我们通过阅读他人,看到了自己,理解了世界,懂得了生命。
继去年推出“AI不孤读——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后,今年该计划由中国作家协会精选诗歌、童话、科幻、名著等多个文学主题,全国多位作家开设线上文学精品直播课程和录制视频教材,邀请全国各地作家走进城市社区和乡村小学开讲座。在线视频还将制作成优质的文学教育课程,作为乡村小学辅助教材,向全国城乡青少年传授文学赏析、创作技巧等。
据悉,项目之所以叫“爱不孤读”,是因为“爱”是人类的本能,是将人与人连接起来的最牢固纽带。而“不孤读”则是公益项目的初心,希望借由文学的力量,打破地域限制,在文化名家与城市、乡村青少年之间,架起一座共读共通的桥梁,传递爱心、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图片:中国作协供图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