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春之觉醒》将于明年1月10日至19日登陆上剧场连演12场。时隔一个世纪的故事,将在新年伊始用它自己的语言,为上海的观众演绎青春的生机与诗意,用喷薄而出的思想能量,震颤观众的心灵。
“彩排探班是百老汇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活动。”今天下午,美国百老汇的导演兼编舞斯宾塞·里夫(Spencer Liff)作为彩排探班的“串讲人”,为媒体、观众和部分高校音乐剧社团代表,对剧目片段进行了介绍和阐释,直接让演员零距离感受观众的目光和反馈。一部新音乐剧首演前,彩排探班几乎是媒体、业内人士和投资人独家窥看他们对剧目期许和想象的窗口,演员们也能从“超前点映”中更好地调整状态。
古老与未来感交织,海派文化赋予此版制作独特质感
音乐剧故事描绘在观念极其保守的19世纪德国社会,一群青少年对自身本源的探索,对循规蹈矩社会的无声反抗,对初生爱意的无知懵懂,以及对前路充斥的迷茫和拨开荆棘所见的希望。斯宾塞透露,此版《春之觉醒》除了保留原作的纯真气息,也从上海这座城市汲取了大量灵感。
音乐剧中的故事似乎发生在两个年代:中文台词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百余年前,而当英文演绎的歌曲响起,观众会随着角色肢体动作和场景舞美,进入年轻孩子们的想象世界:霓虹灯、掌上LED、滑板等充满未来感的元素,都是这一版的独特设计。“这些概念都来自我所感受的海派文化。在上海,一切新与旧、工业与自然文明都如此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希望在这版剧目的制作中,也能诠释这种独特的融合观感。”
2015年,在《春之觉醒》百老汇复排中,斯宾塞通过让聋人演员参与共同演出,以突破性的肢体表现,描绘剧中的隐喻和亚裔,打造了百老汇第一部融合手语的音乐剧,一跃成为百老汇炙手可热的新晋导演和编舞。而在此版中文制作中,他以融入中国文化意象和落地化的重新诠释为目标,再次自我突破。“我一直在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对于这样青春题材的音乐剧,不仅要在思想和能量上激励年轻人,也要让年轻人在众多角色中找到自己的投射、渴望成为其中一员。所以在这次编排中,我希望加入更多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潮流元素,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当演员们唱响温柔缱绻的慢歌《那来自身体的声音》(《The Word of Your Body》)时,舞蹈演员在一旁轻摇折扇,极具中国古典美的曼妙舞姿,把现场所有观众带回了青春记忆里懵懂、悸动的情愫之中。斯宾塞透露,这段令人惊艳的编舞也深受中国民族舞和现代舞的启发。为了让观众在不看字幕的情况下,能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他看了不少中国舞蹈电视节目,来设计剧中的舞蹈动作,以求在有语言障碍时,用直白的肢体语言,引导观众通过舞台动作,“听懂”每一句歌词。
青年演员的试金石,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都在关注
“《春之觉醒》如梦如幻的旋律、充满深意的辞藻、幽暗晦涩的气质,都是百老汇音乐剧中的异类。”《春之觉醒》的联合制作人,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表示,该剧有不同于多数伦敦西区或纽约百老汇音乐剧的突破性叙事方式,不以华丽布景和庞大阵容取胜,而是具有高度艺术性和诗意美感。它的力量也在于保留了这一份未经雕琢的纯粹和质朴的真实感。“据说这也是中国大学生排演最多的音乐剧,因为它不单纯靠演技,而是需要演员本色呈现一种青春的状态。”
也正因如此,《春之觉醒》成为世界各地音乐剧行业中,年轻演员的试金石。2016年,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曾联合上海音乐学院试水自制剧。费元洪透露,当时文化广场还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演员,在排练演出过程中,这位演员一共减肥60斤——他就是后来通过《声入人心》广为人知的音乐剧演员翟李朔天。
而如今,在2019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中,获得首届音乐剧歌唱大赛一等奖的选手张玮伦,也参与了新版《春之觉醒》的演出阵容。“我们非常敬佩文化广场孵化培育下一代音乐剧演员,不断为行业注入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该剧联合制作人、泓洋国际的总裁丁垦(Ken Dingledine)表示,跨国的主创团队目睹了年轻演员在《春之觉醒》中巨大的蜕变和成长,期待他们能成为中国音乐剧的明日之星。
“《春之觉醒》在中国的发声,在坚持品质与美感的同时,也打开创作与制作端的多元视野,更赢得了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和海内外媒体的积极关注。”丁垦表示,期待这部曾以大胆主题和不拘一格表达方式震撼了百老汇的作品,如今能汇聚全球顶尖的音乐剧资源,为中国音乐剧行业的发展助力。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