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源,家必有谱。在古代,家族修家谱与国家编正史、地方纂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近日,古色古香的“小故宫”杨浦区图书馆特别推出“古朴素雅,中华古籍之美”—— “寻根家源”家谱文化推广项目主题展览,从宣纸制作到家谱装帧再到古籍修复,向人们系统呈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家谱文化,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内吸引了众多读者打卡。
修家谱,必须要有书写的载体。本次展览从“宣纸的文化底蕴”讲起,在入口展示区提供各种方法制造的宣纸供读者欣赏、触摸。中间的展柜,则展示了由四库书房·新场雅集、费永明工作室及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带来的珍稀古籍修缮本,辅以线装家谱装订过程及名人家风家训的软帘隔断,营造古色古香的氛围。
四库书房·新场雅集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设在上海的传统文化传习基地,也是上海新场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此次带来了《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天禄琳琅·孝经》、《钦定天禄琳琅·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钦定天禄琳琅·新定三礼图》、《熬波图》等多部珍稀藏品。
费永明是扬帮古书画修复非遗传承人,曾先后修复了朱屺瞻因特殊历史原因遭破坏的大幅山水20幅、明代谢时臣的大幅山水《秋岩观瀑图》、明代文征明《致士奇太史札》、元明间谱牒文献《新安朱氏谱系图》卷、宋代查元方书法《丁氏像赞》和唐人写经《大波若波罗密经第一卷》等古代艺术珍品,高超的技艺令学界感佩。本次展览上,他为读者带来了《明末清初八家书法册》修复前后对比、宋代查元方书《丁氏像赞》修复前后对比和明代首辅徐阶的《致唐顺之信札》卷等珍贵藏品。
而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为本次展览提供《富春山居图》雕刻凹印钞券版、《笔花医镜》、《贝叶经、藏经残片》、《全唐诗》等展品的同时,还派出古籍修复师向人们现场演示古籍修复的过程。
事实上,在本次展览的互动体验区域,除了提供蜡拓、木版水印、木版刻画等传统中华技艺的现场体验,还展示各种装帧形式的古籍影印本,新式线装家谱等供读者翻看,以多样化的形式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作者:李婷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