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我国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进入冬天之后的第三个节气。12月7日,我国各地迎来大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于“大雪”的解释是这样:“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如果说“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到来,那么“大雪”则标志着我国天气的寒冷程度将会更深,降水量也会明显增加。
进入十二月初,全国各地天气都更加寒冷,也呈现出相应的气候特征。“大雪”的一候为“一候鹖鴠不鸣”,意思是说到了大雪节气,“寒号鸟”都因为天气寒冷而不再发出鸣叫;二候则是“二候虎始交”,意思是说,到了大雪时节,正是天地间阴气最盛的时候,当阴气开始衰弱,阳气便开始萌动,老虎也就开始了其求偶行为;三候是“三候荔挺出”,“荔挺”是兰草的一种,此时也因阳气开始出现而开始长出新芽。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时节一定下雪吗?雪量比小雪节气更胜一筹?
其实,大雪节气不一定见雪。其实大雪的大,并不是说雪下的比小雪期间大,而是降雪的可能性或范围加大,积雪的概率加大。从全国总降水量统计看,大雪期间比小雪期间反而是减少的。一般北方降雪量最大的时节,是在立冬节气,因为此时气温还不是太低,空气能承载的水汽量更大,降雪量也就更大。而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初雪一般出现在大雪时节,小雪期间气温还不够低,一般到大雪节气才会下雪。
“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为迎接大雪节气的到来,各地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习俗。
大雪腌肉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大雪腌肉的习俗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兽有关。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于是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新鲜的蔬菜则是用风干的办法保存。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本草纲目》有:“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说法。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大雪节气喝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观河捕鱼
大雪时节,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由于气温越来越低,很多河流逐渐出现了封冻现象,人们可以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同时大雪时节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群沿水温线向南回游,汇集的乌鱼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
大雪进补
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防止身体上火。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在“大雪”时节,天气寒冷,河流也逐渐结冰,而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滑冰则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娱乐方式。滑冰早在古代时期就有,时称“冰戏”,在北方因天气寒冷,河流结冰结的非常结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以站在河面冰上进行玩耍,据记载,在光绪年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就经常在北京北海的漪澜堂观看冰戏以娱乐。
而在我国的云南西北部泸沽湖地区,住在这个地区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则会在大雪时节举行祭牧神节的活动。在大雪日的清晨,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好丰富的食物特别是“猪心”作为祭祀牧神的重要心意。而放牧人也会穿上新衣服来庆贺节日,表明其在这一天有着特殊的待遇,在家里放牧人会收到家里人做的最丰盛的食物,而这些食物足够其在牧场放牧六七天所需要的口粮。
在内蒙古部分地区,人们则要在大雪时节度过其特殊的节日“米特尔节”,“米特尔”为鄂伦春语言,当地人们认为大雪这一天是气候的转折点,在这一天之后的天气会越来越冷,因此人们格外的重视这一天。因其生活地区冬日十分寒冷,所以这个节日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屠宰牛羊,并将其储存起来用来供人们在漫长的寒冬里可以有充足的食物。
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大雪之后,寒冬来临。大家出门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做好头、胸、脚这三个部位的保暖,健康过冬。
来源:本文图片综合自中国天气网、气象北京、浩然文史等,图片综合自网络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宣晶
图文均综合自网络,仅作为信息传播,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