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艺术特展”12月6日在上海博物馆揭幕。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西厓竹刻艺术专题展,本次特展包含展品共计163件(套),以竹刻作品为主,兼具木雕、绘画、印章、拓本、名家题跋、档案资料等与金西厓艺术生涯有关的文物,系统呈现了一代竹刻大家的创作面貌和艺术成就,也为弘扬江南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范例。
金西厓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竹刻艺术家和最重要的竹刻艺术理论家,被启功称之为“于五百年来竹人之外独树一帜”。他精通竹刻工艺中几乎全部的平面雕刻技法,也能雕刻木、牙、石等材质。在竹刻艺术史上,金西厓可称后期文人竹刻集大成的人物,他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杭嘉湖地区浙派文人竹刻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作品格调的书卷气和讲求刀法上的金石味,堪称浙派竹刻的殿军;长年寓居沪上,与海派书画篆印诸大家时相过从,沾溉极深,又使他成为海派竹刻的中流砥柱。除了留下数百件竹刻精品供后人欣赏、观摩和学习外,他还深入进行理论探索,撰写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对竹刻进行全面论述的著作《刻竹小言》,奠定了今天研究竹刻艺术及其历史的学科基础,在全面总结竹刻历史与工艺的基础上为竹刻艺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真知灼见。
上海博物馆与金西厓有着深厚的渊源。上世纪五十年代,其本人即向成立之初的上海博物馆捐赠竹刻作品。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使自己的创作心血免遭浩劫,他又主动致电,将家藏作品寄存于上海博物馆。这些作品,有许多在后来陆续为上海博物馆购藏。2001年和2008年,金西厓家属又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部分先生的遗作和遗物。加之来自其它渠道的征集,上海博物馆遂成为当今金西厓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收藏机构。
本次展览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为主,另向湖州市南浔区档案馆借展了珍贵的档案资料。其中,由金西厓家属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金西厓刻竹拓本》原件与捐赠给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档案馆的《金西厓刻竹目录》,为首次公开亮相,很是引人关注。拓本一套十二册,收入金西厓自选作品四百余件,以扇骨为主,另有臂搁、笔筒、砚台及所刻印规、烟杆、手杖诸铭等,均为金氏手自毡拓。每册首尾有名家所题签、辞、诗、跋文等墨迹。该套拓本基本上囊括了金西厓的主要作品,是研究其艺术的重要资料,也是鉴定金氏作品的主要依据,弥足珍贵,不仅能从中查到金西厓竹刻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去向,还可以了解到他的艺苑交往,是研究金西厓竹刻作品和创作生涯的第一手资料。
本次展览还展出上海博物馆所藏《尹椿、潘振镛绘金绍坊先生二十八岁小像轴》和《吳徵绘西厓锲简图》这两件反映金西厓交游的重要画作。《尹椿、潘振镛绘金绍坊先生二十八岁小像轴》作于丁巳(1917年)春日,由尹伯荃画,潘振镛补景。图中所绘人物衫袍颀长,丰姿隽爽,目光如炬,意气风发,精致中不乏儒雅。其闲坐庭中,手展书卷,与翠竹、萱花为伴。褚礼堂《竹人续录》称其“擅书画,精鉴赏,并工竹刻,日夕奏刀,无间寒暑。三年中刻扇骨至三百余枋。”吴昌硕言其“精画刻,业业孜孜,无时或释。”画面所描绘的正是西厓早年日夜精研竹刻时的形象。《西厓锲简图》作于丙寅(1926年)冬月,画家用理想化的手法表现金西厓开展竹刻竹刻创作的场景,笔墨滋润、设色雅致、气息清远。吴昌硕为题引首,卷后依次有陈三立、谭泽闿、袁思亮、周达、庞元济、朱孝臧、刘锦藻、章钰、金兆蕃、高振霄诸人跋。
作者:李婷
视频、图片:叶辰亮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