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继兰的《霸王鞭》、刘大可的《老人与海》、陈凤华的《处女作》……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委约作品所呈现的纷飞想象与锐意创新仿佛还在昨天,眼下,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充满活力的艺术原创板块,今年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又鸣锣。在10月18日至26日期间,将有六部委约作品、近百场演出和展览及讲座等活动陆续亮相于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马兰花剧院、黄浦剧场等地。
自2012年艺术节首次创设以来,“扶青计划”始终秉承“聚青年之创意才智,扬华夏之原创力量”宗旨,扶持有艺术传承、有探索创新、有理想追求的青年艺术家,陆续创作推出了65部原创委约作品,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源头”输送生力军与潜力新作。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扶青计划”的委约征集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青年艺术家111份作品的申报,较往年有所增加。经过多轮筛选,最终有六部作品脱颖而出,获得艺术节的委约。
在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上,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专门为此次入选作品与艺术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足见艺术节对青年艺术人才的关注。纵观着六部作品,从体裁看,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多媒体、皮影等艺术品种。而从题材看,六部作品依旧延续往年的聚焦点——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关照发展,又有西方文本的中国讲述,同时面对当下现实也给出青年人自己的思考。相信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当代艺术青年的所思所想,同样也可窥见艺术的未来。
城市生活VS个体心灵,他们用艺术承载情感
新闻发布会伊始,王隽率先带领大家“预览”一部现代舞。“这部名为《冷感人》的作品,虽然讲的是现代人日渐疏离的情感关系,却从中透露着创作者一颗火热的心和对现实生活激情的思考。”
她介绍,主创以敏锐的“都市触觉”以及颇具感染力的舞蹈语汇,将现代都市的特殊产物——冷感人进行详尽描摹,诉诸舞台。
作为该剧的主创“双婷”组合——段婧婷、钱婷婷,试图融入多元的艺术元素,打造这部创意新颖、视角独特的现代舞,诠释现代人“冷感”、人与人关系疏离背后的原因。
而话剧《双城记》同样着眼社会现实,不过其蓝本则是苏联时期剧作家梁赞诺夫的剧本《命运的拨弄》。作为编剧周涛,在昨天揭晓“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中也有入选。能够得到多个平台的扶持,他十分激动。过去的他保持着每年一部作品的创作节奏,有过《小巷总理》《理查二世》等作品,可谓高产。不过相比于其他青年艺术家,作为复旦大学的教师,他的创作过去常年服务于学生剧团。得益于艺术节等一系列平台的扶持,已经走上爱丁堡国际艺穗节的舞台。
此次推出新作,他与主创在保留原作戏剧张力的同时,把故事“穿越”至21世纪的都市,以游戏棋盘式的舞台设置,凸显现代人窘迫的精神压力和“物质的压力从未消失,而人类对爱的真挚探寻才是永恒”的主题。
传统文化VS现代表达,他们用跨界碰撞火花
在“扶青计划”的舞台上,从来不缺少青年艺术家对传统的回望与再创作,今年亦复如是。比如舞蹈剧场《易》的灵感来源于《易经》。作为艺术节“扶青计划”多年来积极的参与者,主创李源此次的创作被给予“工整、扎实”的评价。
《易》借由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采用当代舞的编舞理念,结合古典舞的舞蹈语汇,主动面对激变的社会,寻找当代人的心灵归属。
而另一部寓言剧《捉影》灵感来源则是古代传奇故事《镜花缘》。主创初夏希望借由这部成年人的“童话”来表述艺术初心:艺术家不能失去精神探索,作品不能失去“灵魂”。在这部作品里,还有2016年的委约艺术家朱志钰的参与。继京剧《蠢货》之后,她再度以导演的身份回归“扶青”。
相比于上述作品,带有新媒体元素的钢琴音乐新媒体作品《际空之响》和新媒体表演《分身·源启》的跨界更为彻底。
前者以钢琴演奏与多媒体视频产生交互效应,所有的听觉、视觉内容像是时空行为,突出音乐新媒体剧场的概念性,主创徐志博力求通过新媒体技术使音乐超越“听觉”,最大限度激发听众的艺术想象;后者则取材于《山海经》,主创张屹南和他的创作团队从神怪世界出发,通过动作捕捉、交互式动画、远程操控等高科技技术,将幕后的“分身”与台前舞者联动。
乘巴士游上海看戏,这种沉浸式你一定没体验过!
除了六部委约作品各自精彩之外,青年艺术创想周也有丰富呈现。今年的青年艺术创想周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50多部邀约作品,呈现了缤纷多元、名家荟萃的格局。
以话剧《俄狄浦斯》惊艳2018年“青创周”的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今年带来的是《记忆碎片》。届时,罗马尼亚国宝级女演员奥菲利亚·波皮一人分饰多角,展现该剧多线并行下,主人公“罗生门”般的命运交迭。
“昆曲王子”张军与艺术节缘分不浅,今年他将带来新昆曲音乐会《惊梦六百年》,以“水磨新调·Kunplug”新曲风,将昆曲音乐的“水磨腔”与当今世界音乐风格相碰撞融合。
活跃于美国乐坛的华裔作曲家黄若将和上海爱乐乐团一起,带来他在中国的作品音乐会“首秀”,以“交响民谣”组曲为中国民谣赋予了新潮、时尚的审美情感。
此外澳大利亚音乐家则玩转一把中国的川剧,作曲家埃里克·格列斯伍德、澳大利亚艺术管弦乐团与四川音乐人合作打造了音乐剧场《水推沙》,让川剧器乐中的锣、鼓等打击乐器,与萨克管、钢琴、低音大提琴等进行“音乐对话”。
最有趣的的莫过于原创巴士沉浸戏剧《最远的71路》。届时一辆巴士将从上戏华山路校门口始发,随着站头停靠,实时上演剧情。此外还有现代舞《戒·界》、阿根廷国标舞《花样探戈》、音乐剧《唯不忘相思》等作品,同样令人期待。
来吧,这里是艺术的“青苹果乐园”!
回顾艺术节“扶青计划”,一直有上海戏剧学院活跃的身影:不仅学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创作演出,而且实验剧场、排练厅,都成为“扶青计划”工作坊“头脑风暴”,乃至正式上演的一方空间,甚至上戏华山路校区的草坪都成为点亮青年艺术家灵感之地。
此次艺术节组委会进一步加深了与上戏的合作,原创作品、大师讲座、环境戏剧、视觉艺术、艺术工作坊等都将在这里展开,将与院校师生、艺术爱好者们共同打造艺术的“青苹果乐园”。
据上戏副院长刘庆介绍,“青创周”期间,上戏将充分发挥各个艺术空间的特色,打造一座沉浸式的“艺术乐园”。届时,华山路校园将特别以“老上海”为主题,以留声机、老爷车等老上海标志性道具“装点”校园,为师生与艺术爱好者开启怀旧之旅,呈现一幅老上海“摩登片场”画卷。而沉浸式市集将与篮球场联动,除了艺术演出和活动之外,将有国潮品牌等周边产品,给观众带去更多元便捷的艺术享受。视觉艺术、大师讲座及文创活动,亦将“给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艺术启迪,拓宽艺术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戏剧学院新建成的浦江校区也将作为“青创周”的重要场地,上演音乐剧专场。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王磊
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