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位烈士的肖像印章、记录下七十年生活变迁的家庭账本,18个真实的人物故事……《我家的红色记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民间藏品展》9月23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以百姓视角致敬红色文化,用身边故事勾勒时代变迁。
展览内容包括从市民群众中征集遴选的十八个真实故事、千余件红色民间藏品、部分史料图片和多个互动装置,主要包括“我家的英雄”“我家的宝贝”“我家的足迹”三个版块。观众可以在展厅听到多位故事亲历者的现场讲述,了解模范事迹,也可看到来自不同家庭的老物件,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红军后代邓玉平是参展人之一,她曾踏着父亲当年的足迹,十二次重走长征路。开幕当日,邓玉平带来一幅签满名字的红旗,“这面红旗上的200多个签名都是我们在重走红军长征路途中寻访到的老红军们亲笔签下的。他们中有的甚至在这面红旗上找到了自己曾经的战友名字。”
93岁的顾德明老人,坚持53年每天清晨在自家院子升起国旗,他没有上过战场,但亲身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他说:“落后的中国,全世界都看不起,现在新中国站起来了,这面红旗要一直升下去。”
飞机设计师黄孟强,曾直接参与了“运十”飞机的研制,他的祖父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他珍藏着祖父的一份亲笔手书,上面写着对黄竞武烈士的深情怀念。他表示,始终能记得祖父的叮嘱:“新中国今天的繁荣幸福,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你应该常常纪念人民英雄,常常鞭策自己。”
观众看完展览后激动地说:“这每一件展品、每一个故事都来自我们身边一个个普通的家庭,但正是这一个个不同的点汇聚在一起,组成了我们70年来的红色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现场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闪亮的名字”多媒体触摸屏,用图文加自主探寻的方式,集中呈现了为上海解放、建设、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之星、人民之星。“为国旗喝彩”活动,邀请观众亲手制作一面国旗,并将与国旗的合影发至“东方日记本”微信公众号,即可当场获得一份精美的展览定制纪念品。“为美好点赞”活动,请观众在现场的留言屏内写下红色记忆或观展心得,就有机会赢取大礼包。此外,按照“开放式办展”的思路,主办方还设置了现场投稿二维码,观众可以扫码上传自己的红色故事,经后台审核后编入线上展览展出。
为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开展首日展览在视频平台上直播,由记者和策展人带网友深入探展,吸引14.6万人在线观看并与“红色记忆讲述人”积极互动。这些短片还将通过地铁电视、公交电视、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与展览同步播放。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上海市收藏协会、东方网政务中心主办,将持续至9月29日。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