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应《LuTalk·东方城市之光》邀请,于9月22日首次来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带领观众品读“中华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作为一位在上海生活了60余载的“本地通”,葛剑雄教授对上海有着深刻的情感记忆,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演进更是如数家珍。
《LuTalk·东方城市之光》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联手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共同主办,是“LU TALK陆家嘴大讲堂”的重要活动载体,也是东艺艺术教育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现场,葛剑雄为现场近300位观众细数了中华文化、江南文化及海派文化的渊源与发展,提炼了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特质,并分享了自己对于近年来海派文化发展的感受。
谈文化起源:脱胎于母体,共融互生,相辅相成
葛剑雄指出,自宋代起,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的文化重心随之南下,江南文化开始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江南文化在多方面显示其特点和优势,同时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而上海作为江南的一部分,与江南文化有着相同的基本特征。开埠后,上海形成了其独有的海派文化。随着城市的演进,上海在弘扬江南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精神文化相结合,形成更有特色的海派文化。
“就像江南文化源自中华文化,海派文化是从江南文化的母体中生长出来,又为江南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葛剑雄说。
谈海派特质:契约精神与职业道德是精髓
有了上海人,便有了上海人“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派文化。
“有文化的高素质移民将各自的本土文化带到上海,加上原租界较先进的治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在上海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相互竞争、交流、融合的相对平等机制。海派文化就是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一种复合的、兼有中西方优势的文化形态。”在葛剑雄看来,正是上海“海纳百川”的精神造就了海派文化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特质:契约精神和职业道德。
这种特质不仅得益于中华文化中“重信”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发达的江南商业氛围促进了市民文化中行会、社团的形成,树立了讲规矩、讲契约、讲合同的行为准则。而上海是最早接触到西方契约精神的城市,与西方的商业精神、职业道德、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上海良好的契约精神。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历来在传承和传播海派文化上不遗余力。2019年,除邀请以葛剑雄、陈燮君等为代表的海派文化名人走进《东方城市之光》品读上海城市文化外,东艺还在刚揭幕的2019-2020演出季上重磅推出由东艺原创制作的海派话剧《金家花园》。此外,为配合演出,东艺还策划展出了被誉为“石库门”先生的海派艺术家李守白先生的“弄堂里的女人”个展,充分展现了演出季“艺展合一”的主题。
谈浦东文化建设:发展速度超出想象
葛剑雄与浦东有着深厚的缘分,他不仅住在浦东,去年还获邀成为首批浦东新区文化名人。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浦东近30年来的文化建设发展时,葛剑雄想起十几年前在浦东的讲座经历,由衷地感慨道:“浦东新区政府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如今不仅有东艺这样硬件上乘的场馆,观众的素质也跟上了,文化活动质量越来越高了。浦东文化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他还表示,自己作为一个常驻浦东的学者,将会继续为推动浦东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在最后的观众互动环节,葛剑雄用九个字为观众学习历史支招,那就是“多看看,多念念,多听听”。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磊
*此视频经授权转载以促进信息传播,若此中有信息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烦请您通过wenhuiapp@163.com与本网联系并附上相应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