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成果今天公布,共计11种新书将于8月上海书展期间亮相,主要包括“上海旧志整理系列”《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上海源》《苏州河》《黄浦江》《老城厢》《古名镇》;《上海滩》丛书系列《五月黎明》《城市之根》《海派之源》。
恰如上海通志馆副馆长吴一峻所说,三个系列丛书的发布,正是上海地情普及和志书、年鉴的开发利用的成果体现。上海通志馆发挥资料积累优势,从留存史料和文化普及的角度出发,为打响地方志文化品牌、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为研究上海近代史及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和资料宝库,《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为深化近代上海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视角。2013年第一册出版,引起史志学界和广大市民关注;今年7月,第二、三、四册出版,将原未整理出版的稿件按照原稿假定篇目的顺序整理出版,约730万字。至此,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上海市通志》稿全部出齐。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原作书名为《上海市通志》,是民国时期上海市内容最丰富、史料价值颇高的市级志书。《上海市通志》于1932年7月上海市通志馆开馆后开始编纂,主编柳亚子。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上海市通志馆编纂的《上海市通志》稿已逾1000余万字,其中十几篇已完成(第一、二、三编:上海历史;第五编上海地文;第七编:行政变迁;第八编:党务;第九编:外交;第十一编:教育;第十四编:金融;第十八编:宗教;第十九编:学艺;第二十编:社会事业;第二十一编:风土;第二十三编:90年大事表)。时间跨度从上海的溯源到民国,内容从上海的地理气象到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给后人留下了研究上海发展演变的宝贵资料。原定中华书局负责出版的《上海市通志》初稿的一、二、三篇已排出三校清样,,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市通志馆停办,人员解散,《上海市通志》的编纂出版因此夭折。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时,柳亚子将通志稿连同通志馆其他重要资料转移至家中,通志馆则为日军接收。1940年12月敌伪欲加害于柳亚子,中共地下党便安排其出走香港。出走前,柳亚子托胡道静将通志馆资料(包括通志稿)转入震旦大学图书馆隐藏。1945年抗战胜利后取出,交上海市文献委员会。解放后,《上海市通志》稿等移交于上海市文化局,送入上海文管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保存至今。
2012年上海市通志馆成立80周年之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签订协议,决定整理出版《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上海市通志》稿因考虑到实际遗存内容仅为原稿件的大部,按旧志整理的惯例,冠以“民国”,说明为民国时期的著作;后加一“稿”字,说明为当年劫后余稿。《上海市通志》稿是研究上海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和资料宝库,不仅收集保存了大量经过整理的资料,尤其难得的是,上海市通志馆当年由各方面学者、专家征集、收藏的珍贵资料,其价值又非一般可比。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上海源》《苏州河》《黄浦江》《老城厢》《古名镇》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如何让准确的海派文化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写小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近几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注重运用史志资源,打造地方志为存史“志库”、育人“知库”和资政“智库”,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和全国影响的地方志事业。特别是在志书开发利用方面,针对人们对上海历史地理知识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依托志书为“信史”“官书”的优势,采取“大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方法,加强地情资源的普及性开发利用。
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发起、上海通志馆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与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试图用通俗语言和丰富图片,将地方志文献转化为丰富的地情知识,向大众普及上海发展历史和优秀文化,让地方志更接“地气”。丛书首批特邀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傅林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教授张雪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等五位学者,分别撰写《上海源》《黄浦江》《苏州河》《老城厢》《古名镇》。
每本书约五万至八万字,内容生动,文字活泼,并配以大量的历史图片,将浩如烟海的地方志文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地情知识,使地方志更接地气。丛书也在探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开发传播。
“上海滩丛书”系列
《海派之源》《城市之根》《五月黎明》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上海滩》杂志创办于1987年。在30多年刊登的文章中,不乏名家名作、鲜活史料以及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汇集杂志精华、推出系列丛书,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滩》杂志留住城市记忆、传承上海文脉、进一步弘扬海派文化的重要之举。
其中《海派之源——江南文化在上海》展现上海地区的文化渊源,以及江南文化对于海派文化形成的影响。所收录的文章涉及上海的考古发现、非遗文化、民俗民风、历史人物、古镇园林、服饰饮食等。《城市之根——上海老城厢忆往》展示了有着700余年历史上海老城厢的前世今生和沧桑变迁,生动描述了上海早期和开埠后的城市肌理和社会变迁。《五月黎明——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讲述在解放和接管上海的斗争中,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条战线迎接城市新生的艰难历程。文章作者多为上海解放的各方亲历者,他们的回忆颇具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