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巨匠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以其深刻的作品内涵、新颖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深深影响了无数作家,包括中国一批先锋作家,当之无愧地成为“作家们的作家”。跟他的文学成就一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的感情经历——1986年博尔赫斯去世前的两个月,他与小38岁的玛丽亚·儿玉登记结婚,这是他第二任妻子。后来儿玉成为博尔赫斯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包括博尔赫斯的所有著作权。
今年是博尔赫斯诞辰120周年,当儿玉女士昨天亮相上海时,花白齐肩头发,一袭白裙自带仙气,胸前三角形挂坠颇为醒目,加上白色系的指甲油、手拎铆钉包……你很难相信这位曾陪着博尔赫斯周游世界的人已年过八旬。两人的旅行摄影巡回展昨起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举行,将展至9月1日,跨越整个上海书展的展期,超过130张照片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定格了博尔赫斯晚年的旅迹。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书,《地图册》是博尔赫斯创作于1984年的诗集,他将自己与儿玉共同游览各地的所见所感写成诗,每个题目独立成章,奇趣盎然。书中片段也与展览照片穿插陈列。
比如坐上热气球时,配上了一段博尔赫斯的话:“正如梦境和天使所展示的,飞翔是人类基本的渴望之一。我还没有升腾的机会,并且没有理由设想我在有生之年能有体验的机会。乘飞机的感受显然不能同飞翔相比。封闭在一个玻璃和金属的整洁环境里的感觉同鸟类和天使的飞翔不一样……气球给我们一种和风拂面、与飞鸟为伍、亲自参与的真正飞翔的感觉……”
“博尔赫斯从未离开我们。他的思想和作品,以及诸多敬重他的读者,都是博尔赫斯存在的印记。”玛利亚·儿玉曾是博尔赫斯的眼睛,陪着这位双目失明的大师在世界各地旅行。她在幼年时期学习英语时偶尔读到了博尔赫斯的诗歌,就迷上了他的作品。12岁时她跟着父亲的朋友去听博尔赫斯的讲座,第一次见到了作家本人。
也许真的有缘分天注定一说,16岁时她在街上偶遇博尔赫斯,两人短暂的交谈更加坚定了儿玉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哲学系的选择,而博尔赫斯就是她的导师之一。1976年博尔赫斯的母亲去世后,儿玉正式成为了他的秘书,从此不离博尔赫斯左右。在工作上,她是博尔赫斯的得力助手,为他阅读、记录他的口头创作,陪他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上,她的照顾无微不至。也正是由于儿玉的陪伴与爱情的滋养,博尔赫斯在晚年重新焕发创作灵感,写出了《乌尔里卡》《沙之书》等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陆续被译成中文在各类文学报刊上发表。虽与西方相比,博尔赫斯在国内卷起的文学浪潮要来得晚一些,却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启示录式的个人抒怀使他与任何传统相异其趣,作为榜样,他影响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家,也影响了我。现在我们有机会跟随博尔赫斯的足迹一起体验大师游历过的精彩而丰富的世界,在一张张照片中再次探寻他灵感的来源。”身为代表性先锋作家之一,孙甘露如是道来。
“博尔赫斯的地图册”通过博尔赫斯和儿玉拍摄的一系列精选照片,走进博尔赫斯的私人世界。柏林、日内瓦、马德里、费城、巴黎、罗马、布宜诺斯艾利斯……“玛丽亚·儿玉和我愉快地生活在世期间,我们游历和欣赏了许多地区,拍了不少照片,带出了相应的文字说明。玛丽亚· 儿玉和我一起惊喜地发现了各各不同、独一无二的声音、语言、晨昏、城市、花园和人们。希望这些篇章成为仍将继续的漫长而奇妙历程的纪念。”博尔赫斯在《地图册》序言中写道。
比如,在拉丁区一家旅馆博尔赫斯口授笔记:“王尔德说,人一生中的每一瞬息既是他的全部过去,又是他的全部将来。果真如此的话,春风得意和文学创作旺盛时期的王尔德,又是监狱囚禁时期的王尔德;牛津大学和雅典时期的王尔德,又是1900年几乎默默无闻地死于巴黎拉丁区阿尔萨斯旅馆的王尔德。”
而在埃及游玩时,他写下:“我在离金字塔三四百米的地方弯下腰,抓起一把沙子,默默地松手,让它撒落在稍远处,低声说:我正在改变撒哈拉沙漠。这件事微不足道,但是那些并不巧妙的话十分确切,我想积我一生的经验才能说出那句话。那一刻是我在埃及逗留期间最有意义的回忆之一。”
你知道哪座城市让博尔赫斯最有幸福感吗?“在世上所有的城市中,在一个浪迹天涯的人一直寻找而有幸遇到的各个亲切的地方中,日内瓦是我认为最适合于幸福的城市。……回忆中的一切,包括不幸,都是美好的。”
恰如海外书评人所说,旅行中的轶事,伴随着深思、短诗和梦境,形成了一扇通往博尔赫斯宇宙的大门。《地图册》虽不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但却是要走近他文学世界最恰到好处的一条路径,诗与文中透露出作者晚年的憧憬、梦境和想象。
而读了儿玉为《地图册》所作的后记,你就渐渐明白了,年龄差并不一定构成爱情的沟壑,彼此精神上的高度惺惺相惜,让儿玉与博尔赫斯共享着文学世界最璀璨的华章。
“每次旅行前,我们闭上眼睛,握着手,随意翻开地图册,用我们的手指猜测不可能得到的感觉:山势的嵯峨、海洋的平滑、岛屿的魔幻似的屏障。现实是文学、艺术,以及我们孤寂童年的回忆的羊皮纸。”儿玉如是深情告白——对我来说,罗马是你背诵歌德的哀歌的声音;对你来说,威尼斯是一天傍晚在圣马可大教堂听音乐会时我向你传达的感受。巴黎让人想起你还是个固执的小孩,关在旅馆的客房里一面吃巧克力一面看雨果的书,你通过雨果的作品了解了巴黎;对于我,巴黎是看到卢浮宫石阶高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时激动的泪水,我父亲借这座塑像教导我什么是美。
“美是具体化的和谐,是把微微的海风永远凝固在衣裾飘拂的皱褶上,实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沙漠是昂都尔曼战役、劳伦斯以及寂静的神秘,直到那晚你在金字塔附近给了我一个词句的帝国,‘改变了沙漠’,你告诉我说月亮是我的镜子。”
儿玉还打了个比方——穹隆似的时间庇护着我们,我们像我们的两只猫,奥丁和贝珀,进入篮子和柜子那样进入时间,同样天真无邪,同样好奇,急切地想发现秘密。“如今我在这里铸造超越时间的时间,而你在时间的星座中漫游,学习宇宙的语言,你早已知道那里有炽热的诗歌、美和爱。……长相厮守,直到地老天荒。”
如果你也好奇博尔赫斯的文学足迹与人生经历,不妨来展览打卡吧!
<<<<延伸阅读
“博尔赫斯全集”《文稿拾零》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
陈泉 徐少军 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地图册》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
王永年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
[加]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
李卓群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最后的访谈”系列之《博尔赫斯》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
汤笛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出版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