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挥家曹鹏执棒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叶辰亮摄)
年过九旬的曹鹏,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不同于别的指挥,在他演出服胸前口袋里,插上的不是白色手绢,而是少先队员的红领巾。礼服上这一抹鲜艳的红,映出的是一位共产党员激情澎湃的不老初心。
为社会做一些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益事、将音乐的光与热传递到更多人身上,这是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曹鹏一辈子专注的事。而无论身处何方,用音乐诉说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更是他不变的人生信条。
歌唱祖国,音乐事业与民族前途相连
70多年来,曹鹏的音乐艺术人生,始终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
去年夏天的罗马机场,曹鹏坐在轮椅上,指挥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团员们即兴演奏《我的祖国》,视频引来网友纷纷点赞;今年春天南京东路世纪广场的第一场快闪表演《我和我的祖国》火爆申城,他被千百名观众簇拥着;4月上海大剧院里“盛世欢歌·祖国万岁”音乐会上,场内近2000位观众随着他银棒挥舞放声唱响《歌唱祖国》……这位耄耋老人想对祖国说的话,全都化在了动人的音符里。
曹鹏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1949年上海刚解放,他所在的华东军区文工团进驻上海,曹鹏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负责组建电影乐团,并担任队长兼指挥。上影厂第一部电影《农家乐》的配乐,就是曹鹏指挥的。那时是留下来的德国进口胶片,我国当时没有钱,也没有办法去购买,为了节约胶片,他常在电影厂剪辑间里手握秒表背出乐曲的长短,通宵工作,累了就直接睡在地板上。此后,曹鹏又到北京电影制品厂组建乐团,指挥了《龙须沟》《智取华山》等数十部电影配乐。
作为新中国音乐指挥界杰出代表,曹鹏1955年留学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指挥家金兹布尔克。1960年10月5日的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全苏广播交响乐团、九位歌剧独唱演员、一个大合唱团、演绎了何占豪和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贺绿汀《晚会》、马思聪《蒙古舞曲》和歌剧《草原之歌》等。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在海外举行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担任指挥的正是中国留学生曹鹏,他也是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中国作品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1961年,曹鹏毕业回国后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几十年来他率领不同乐团走过许多国家,总是会带上中国作品,始终不忘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为己任。
普及艺术,以爱的交响滋养城市文明
在中国,凡是对交响乐有所了解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曹鹏的。而在上海,他的名字更是绕不开普及交响乐和艺术教育。
1995年,70岁的曹鹏正式离休。他离休后,放弃了很多专业乐团抛来的橄榄枝,选择与孩子和青年人在一起,挑起普及和传播音乐的重任。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南模中学学生交响乐团……这些享誉沪上的业余和学生交响乐团,大都由他一手创办或训练。曾有人问曹鹏:您每周工作多少天?他的答案是,八天!时间还不够用!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于2005年成立,曹鹏把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爱乐者汇聚到一起,团员里有律师、医生和公务员,也有白领、学生和“老外”。而乐团初创时,连像样的场地也没有,只能在一家琴行提供的地下室里排练。靠着全团团员努力支撑,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曹鹏带领这支乐团从陌生变得熟悉,从业余升为准专业,十多年里用音乐涵养城市文明。如今“城交”已是亮眼的“上海文化”品牌金名片。
2008年,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天使知音沙龙”成立。在一周一次的小型音乐会中,曹鹏率领“城交”青年志愿者组成慈善义工队,坚持11年用音乐打开“来自星星的孩子们”的心。曹鹏亲自改编乐曲,让美妙的交响乐队为他们伴奏,自闭症儿童登上上海各大音乐厅、应邀参演北京中国大剧院等,还多次走出国门登上世界大舞台,用各种乐器奏出爱的交响。曹鹏用音乐传递的爱、播撒的美,在这座城市里继续弥散着。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