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上海开启全城非遗嘉年华。仅以闵行区为例,全区各镇、街道(工业区)开展的“非遗在社区”活动就有42场,其他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还有33场。
这之中,在闵行区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呼吸和脉动——中国非遗传承闵行成果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闵行区主会场活动尤为引人关注。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闵行区共有非遗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10项,区级32项。流传了几代人的闵行非遗,在当代又是怎样的一番面貌?它们与今人的生活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它们又将走向何处?“呼吸和脉动——中国非遗传承闵行成果展”试图给出一份闵行答卷。展览共设三个展区:“古今之变”、“求新之路”、“生活之美”,与传统展陈不同,现场特别营造居家生活场景,更为生动地展现闵行非遗如何在新时代保护中“见人见物见生活”。展区中央还驶入了一艘长5.6米的红船模型,红色文化与非遗相遇,和颂建国70年。
作为上海的近郊地区,闵行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带着海派的色彩,其中容易向商品属性靠拢和进入商品流通的手工艺,已然向着个性化、精致化、艺术化的商品方向发展,寻找与百姓生活需求贴合的突破口,在市场经济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此次展览特意在展区外开设了非遗文创产品区,从生活用品到艺术佳作,从小众赏玩到大众消费,从粗糙质朴到精致个性……一件件精品无不让人们惊叹于闵行非遗焕发出的全新生命力。
今年遗产日恰逢端午佳节,围绕端午传统民俗,浦江与古美又玩出了新花样。6月6日,“我们的节日·召楼粽情”上海端午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于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古镇拉开序幕。活动设主会场(召稼楼古镇)及分会场(革新村徐家宅文化客堂间),将革新村的农耕文化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谚相结合,以“召楼粽情·东乡记忆”为主题,通过民俗演出、文化展示、非遗手作、趣味游乐四大项目打造具有浦江东乡特色的品牌活动。召稼楼所在的革新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上海市九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召稼楼古镇感受东乡农耕文化,开展具有闵行民俗、浦江风情的演出及活动,凸显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和品牌。
6月7日晚,“一街粽情”古美社区端午节嘉年华暨古美爵士音乐节在星宝购物广场启动,节日氛围辐射至周边星宝风情街。该活动通过 “唱”端午、“舞”端午、“画”端午、“创”端午,开设文创展示、爵士乐表演、市民舞台演出等环节,将传统女红技艺、面塑、陶瓷修复技艺带入商圈,推动传统节日民俗在复兴发展中与当代社会融合,丰富端午节的形式与内容。
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闵行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并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艺术性与惠民性相统一,使文旅公共服务更优质。“闵行正寻找与百姓生活需求贴合的突破口,力求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脉共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